呂宗楨看著也覺得不順眼,可是他並沒有笑,他是一個老實人。他從包子上的文章看到報上的文章,把半頁舊報紙讀完了,若是翻過來看,包子就得跌出來,只得罷了。他在這裡看報,全車的人都學了樣,有報的看報,沒有報的看發票、看章程、看名片。任何印刷物都沒有的人,就看街上的市招。他們不能不填滿這可怕的空虛——不然,他們的腦子也許會活動起來。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。
——上文節錄自張愛玲《封鎖》。
人思考,究竟是為了什麼?
關於這問題,我曾看過一種很有意思的解讀,趁著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我記得那段話的結論是這樣下的:「從演化的角度上來看,思考,就是一件多餘的事。」至於,要解釋為什麼,這得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以前人類的生活方式。
在《人類大歷史》這本書中,作者哈拉瑞將人類的歷史切割成三次大革命,它們分別是「認知革命」、「農業革命」以及「科學革命」。在農業革命以前,人類社會中還沒有「農耕」的概念。那麼在這之前,我們的老祖先是如何生存的呢?
答案是靠「狩獵」與「採集」。
從演化上推測,這兩種技能是人類自出現以來,一直到舊石器時代,幾乎是唯一且合理的生存方式。而在那個時代裡,人們沒有時間的概念,只知道世界有時是亮的,有時是暗的,當然,他們不知道那叫做白天與晚上;當時也還沒有一天三餐的概念,所以祖先們的活動原則很簡單,就是看自己餓不餓。肚子餓了,就打獵或採果子;肚子不餓了,就睡覺或休息。不分晝夜,直至生命的盡頭,這就是最古老人類的生活方式。而這樣的生活方式,就隨著基因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,在現代社會,我們很科學地稱它為DNA。
而有趣的是,你知道這樣狩獵與採集的生活方式,一共在人類的歷史中持續了多久嗎?答案非常驚人——將近六萬年!是的,在這六萬年來,人類的生活基本上是不用思考什麼的,而這種「醒著就打獵或採集,吃飽了之後就睡」的行為模式,就在你我的血液裡舒舒服服地過了將近六百個世紀!
*
這六百個世紀,代表著什麼樣的概念?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人類的歷史進程:
最早的認知革命,大約發生於至今七萬年前。所謂的認知革命,用最簡單的意思說明就是:在距今七萬年前,人類歷史基本就是一片混沌,根本難以考據;
再來就是農業革命,大約發生於至今一萬兩千年前。從這個時候開始,人類才正式脫離採集與狩獵的生活方式,進入集體農耕時代;
最後是科學革命,大約發生於至今五百年前。從這時開始,人類才開始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,並取得前所未有的能力。此外,工業革命(屬於科學革命的一環)發生的更晚,距今約兩百年前。
做個簡單的數學計算後就能發現: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,也就是那種「吃飽睡,睡飽吃,活著幾乎不用做任何深入思考」的生活方式,對比於發生距今兩百年前的工業革命,我們基因的適應期,竟然硬是多出了290倍!你沒看錯,290倍!當然,這只是個保守數字,說不定還要更多,因為前面說過,認知革命前的人類歷史,基本上就是一片渾沌。
因此,從演化的角度上來看,思考,確實就是一件挺沒必要的事。畢竟我們的老祖宗,一開始也沒多想什麼,但是隨著歷史的不斷推進,也是硬生生地活了下來,並在七萬年後,演變成我們現在這樣的人。
*
好了,當我們有了演化的概念之後,再來看一次張愛玲短篇小說《封鎖》裡的這段話:
他在這裡看報,全車的人都學了樣,有報的看報,沒有報的看發票、看章程、看名片。任何印刷物都沒有的人,就看街上的市招。他們不能不填滿這可怕的空虛——不然,他們的腦子也許會活動起來。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。
似乎很合理,對吧?因為就像一開始說的那樣,從演化的角度上來看,思考,就是一件多餘的事。而看報紙、看發票、看章程、看名片,或是現代的看手機,其實都可以解釋成是一種「躲避思考」的行為。因為人再厲害,也擋不住遠古基因中那股對思考的排斥感!所以我們以前才會拒絕放下報紙、現在才會拒絕放下手機,因為一旦放下,腦袋就要開始動起來了!而這很討厭!
那個潛藏在基因深處的傢伙會這樣跟你說:「老兄啊,你不知道思考是一件很累很煩人的事嗎?而且五萬八千年來的經驗告訴我,除了狩獵與採集的事,其他的思考對活著根本沒有任何鳥用。這是累積了五萬八千年的大智慧啊!所以說,你幹嘛要認真思考呢?幹嘛要想這麼多?你沒事自尋苦惱做什麼?」
這就是大部分的人在面對「和生存沒有直接相關的事」的基本心態,也就是傾向「不多想」。
就像是,在一般人眼裡,小說會比詩集迷人,因為小說起碼看得懂,詩集還要理解句中意,比較傷腦筋;而漫畫又會比小說迷人,因為漫畫字比較少,又有圖可以看,讀起來比較輕鬆;而手遊又比漫畫更迷人,因為漫畫還要看劇情,而手遊連動腦都不太需要了!這樣的選擇很常見,而這背後顯示的,也恰恰是個耐人尋味的真相——在無關生存的情況下,愈是要動腦的事,人就會愈本能性地排斥或討厭!
所以,才有哲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:純粹喜歡思考、享受思考的人,是人類歷史上演化出的奇異分支。
這句話,我入耳到心。而我也始終相信,真能耐著性子,把這篇文章看到這裡的人……唉,也是少數中的少數。畢竟,就像一開始說的那樣——思考,在我們的基因當中,就是一件多餘的事啊!
3 則留言
坐等新作,你可以不要偷懶了嗎?
哈哈哈,看了很多篇(黑色幽默啦,古美門啦)都寫得挺好但是這篇忍不住留言。喜歡讀詩也可能是因為通常篇幅夠短(却又可以回味)😂懶惰到甚至不想用腦啦
哈哈,謝謝你對水瓶集的喜歡,歡迎慢慢看唷,希望你能從中得到一些什麼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