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書出版: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2》!

大家好,正式和大家介紹我寫的第二本書 —

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2》!

◆出版日期:2023/06/01

這是我寫的第一本書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》的續作,在這本書中,你除了會看到許多精彩有趣的故事,也會看到一些新人物的登場,以及近乎所有舊人物的後續。此外,我也加入了很多第一本書沒有的元素,詳細內容為何,這裡就賣個關子,請大家自行去閱讀體驗了。

續作與第一本書的差異在於:這次出版的是電子書。目前我暫無出版實體書的打算,因為走傳統紙本出版,會因為印刷成本大幅限制文字與圖片的內容上限,但電子書出版不會有這個問題,這給了我創作上最大的空間與自由度,讓我能夠更專注於內容上。所以我有信心,也相信在質與量上,這本書都能大大超越前作!

關於書的內容,我在這裡並沒有特別想說的東西,因為所有我想表達的人事物,都已經全寫在書裡了。

還是那句老話,希望故事裡的所有風景與悲歡,能陪伴每位有緣人,度過一段美好值得的時光,這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心願。

再次誠摯地邀請各位走進這片烏托邦世界裡探索。

我們故事裡相見!

Continue Reading

《章魚嗶的原罪》:悲慘人間的快樂章魚,身上所背負的原罪是什麼?

最近總算把《章魚嗶的原罪》看完了,這是一個來自快樂星球的快樂章魚,跑到地球來散播快樂的快樂故事……

才怪!這部作品其實充滿了灰暗與悲涼的色彩。所以,如果你還沒看過《章魚嗶的原罪》,或是有打算要看的朋友,建議看之前先做好心理準備,這不是一個充滿陽光的歡樂故事,我覺得有人對這部作品的總結還蠻到位的,《章魚嗶的原罪》其實就是哆啦A夢的暗黑版本。

但是,我很喜歡這樣的衝突設定!所以,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部充滿破碎與悲傷的作品——《章魚嗶的原罪》。

Continue Reading

所謂的「好工作」?

工作越久,心中越有一種感受,那就是——我認為這世上根本沒有所謂「好的工作」,我們在追尋的,終究只是一份「夠適合自己」的工作。

所謂好的工作,這裡的「好」,究竟意味著什麼?錢很多嗎?那要到多少才能叫好?年薪一百萬?三百萬?還是五百萬?

仔細想想,不管多少,好像也都只是數字而已,這些數字越高,背後代表的,往往是更多的工作量、更大的責任、更長的工時、更重的壓力。

Continue Reading

休假結束後,那回來所要面對的「現實」?

過去一個月,去了奧地利休一周假,又去了德國出差一周,最後又去了法國休兩周假,近日回到了台灣。

回來之後呢,有人跟我說了一句話,說歡迎回來,回來繼續「面對現實」。

我先不論講這句話的人,背後有怎樣的動機與想法,心裡倒是挺好奇一件事,那就是——

如果你聽到有人跟你說這句話,你的心裡會有怎樣的感受呢?

Continue Reading

德國出差隨筆:那些遇見的人,那些遇見的事

從奧爾騰堡到慕尼黑,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。我和韓國分公司的同事史蒂芬與史丹利、以及泰國的代理商老闆葛雷,一起坐在前往機場的計程車上。雖然總公司的食宿安排極佳,但連續幾天的會議,確實讓我們都有些疲憊。

韓國的史蒂芬與史丹利,年紀皆四十有餘,和我一樣都是第三次來,我們兩年前就見過,已是熟面孔。

泰國不是分公司,因此不會每年受邀來總部,每兩年才會來一次,但葛雷年近六十,已經代理近三十年,來的次數早已不下十次。前年也是我們第一次見。

也就是說,這部車上的人,我兩年前就認識了。心裡總會覺得,這種一年一遇的人,感覺認識了很久,又像是剛認識,是種很奇特的關係。

Continue Reading

致優雅鬆弛的歲月

窗外的落雨,是晨間輕柔的旋律。走到陽台,伸伸懶腰,感受風的微涼,以及雨的味道。我喜歡這種感覺,既寧靜又安閒。

三字頭的年紀,其實與二字頭無異,最大的差別只在於,能熬的夜變短了,超過一點還沒睡,身體就會開始叫累。我不喜歡跟自己的身體作對,所以現在比之前睡得更早了,除此之外,好像沒有太大差異。

但如果真要說的話,我好像感覺自己的心境,比二字頭的自己更「鬆弛」了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「價格」與「價值」之秤:你做的事,值多少錢?

教一門語言,比如說德語,假設一小時700元,如果一個禮拜教兩小時,一個月會有5600元的收入。一週五個工作天,如果每個晚上都教,每個月會多將近3萬元的收入。

最近幾週,學生要準備德檢,所以頻繁加課,導致晚上的課量大幅提升。不過這只是短期的,等學生考完試以後,課程結束,就會大幅降低課量。

因為晚上要上課,導致該追的劇沒追、該看的書沒看、該運的動沒做、該寫的文沒寫、該約的會沒約……坦白說,我覺得我損失超大。

Continue Reading

致艾琳:不去德國,妳為什麼要學德語?

在我的德語教學生涯中,艾琳是相當特別的一位學生。

一般人學習德語,都會帶著某個明確的目的。比如說:出國交換、出國讀書、出國做Au Pair、出國打工度假。

沒錯,絕大多數學德語的人,目的是相當明確的,那就是「他們想要去德國」。

可是艾琳,她並沒有想去德國。

Continue Reading

致忙碌生活裡的每一個開心時光

近一個月,夜晚的閒暇時光幾乎都獻給了德文教學。平日夜晚忙於教課,不僅運動天數減少,連追電影和影集的速度都變慢了,甚至沒時間好好靜下心來寫文。不過雖說如此,口袋的收穫倒是頗豐。

六月中旬,要出發去歐洲一個月,除了去德國開會,還要在奧地利與法國度假三週,雖然心情很是期待,但看著漲勢兇猛的歐元,實在越看越頭痛,只好摸摸鼻子繼續加課,多賺點未來的旅費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《混沌少年時》:住在「非自願獨身者」心中的野獸

劇透提醒!下文會提及劇情!請斟酌觀賞!

《混沌少年時》(Adolescence)這部劇,主要圍繞著一個少年殺人事件展開。年僅十三歲的男學生傑米,因涉嫌謀殺另一位女學生凱蒂而遭到警方逮捕。他一開始表現得很慌張、很無辜,且極力否認自己的犯行,但後來警方拿出了鐵證,監視器裡的畫面裡,傑米與凱蒂先是發生口角,接著傑米氣憤地推倒凱蒂,拿出兇刀拼命往凱蒂身上刺,使其當場死亡。

那麼問題來了,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,要讓傑米致凱蒂於死地呢?

隨著故事的推進,我們從另一位同學亞當的口中知道,原來凱蒂曾經在Instagram上,指涉傑米是一個「非自願獨身者」。因為這樣的標籤,傑米也受到了來自其他同學的嘲笑。

Continue Reading

當世間是一齣戲,而你我都只是演員

越長大越發現,這世上好像只有一種職業,叫做「演員」。在求學階段,我們演的角色是學生;進了某間公司,我們演的角色是職員。在生活中,我們也扮演別人的子女、父母、兄弟姊妹、朋友、戀人等等。

差別只是在於,有的人知道怎麼演好某些角色,有的人演得比較爛,有的人演得很開心,有的人演得很痛苦,反正活在世上,只要與人接觸,無時無刻都在演戲,如此而已。

想通了以後,我興高采烈地跑去跟佳餚說我發現了這世間的秘密,原來我們每個人,都戴著某個角色的面具在活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