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越久,心中越有一種感受,那就是——我認為這世上根本沒有所謂「好的工作」,我們在追尋的,終究只是一份「夠適合自己」的工作。
所謂好的工作,這裡的「好」,究竟意味著什麼?錢很多嗎?那要到多少才能叫好?年薪一百萬?三百萬?還是五百萬?
仔細想想,不管多少,好像也都只是數字而已,這些數字越高,背後代表的,往往是更多的工作量、更大的責任、更長的工時、更重的壓力。
當然,也有人會把錢跟很多東西劃上等號,比如錢等於房子、錢等於成就、錢等於夢想、錢等於自由,所以拚了命想追求更多的財富。
不過,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,我其實並沒有特別在乎工作的薪水到底要多高,我一直都覺得,比起拚命賺更多錢,如何「找到欲望與財富的平衡」更加重要,因為財富有邊界,人的欲望沒有。財富是滿足欲望的好東西,但一個人的欲望如果沒有盡頭,那就算賺再多錢,終究還是會覺得匱乏與痛苦。
至於,要如何提升財富?要如何要降低欲望?要如何平衡兩者?這篇文章先不談,有機會再往這方面延伸。
先回到主題,既然夠好的工作,就是夠適合自己的工作,那究竟該怎麼去理解怎樣的工作適合自己?我的答案是這樣的:
我認為一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,可以從以下這四個面向觀察一一
有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。
有沒有得到足夠的自主性。
有沒有得到足夠的資源。
有沒有得到足夠的自我實現。
工作的時候,我經常會問自己這四個問題,如果每一項,我都有夠清晰且滿意的答案,那我就會認為,這是一份「夠適合自己」的工作。
*
我們一項一項來談。
首先,來聊聊第一個:尊重。
你在這份工作中,有沒有受到足夠多的尊重?你的意見與想法,在大多數情況下,是否會受到老闆、同事、客戶的尊重與支持?
如果有,那代表你有一定的專業能力。而專業能力是一切的根基。沒有專業能力的人,基本上在職場是沒什麼話語權的,更談不上得到尊重了,這是很殘酷的職場現實。所以,如果你有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,那代表你有一定程度的專業能力,這是職場上最重要的勞資談判籌碼,如果專業能力換不到尊重,那是非常嚴重的警訊。
所以,請先用自己的專業能力換取尊重,這是職場的根本。
接著,聊聊第二個:自主性。
你在這份工作中,有沒有足夠多的自主性?比如說,你有沒有安排工作日程的彈性?你能不能自己決定今天要做什麼、明天要去哪裡、下周想幹嘛?還是說,上面要你做什麼、要你去哪裡,你就只能照做,不能有第二句話?
如果你有足夠的自主性,那就代表你受到一定程度的信任。前面有提到,尊重的根基是專業能力,而自主性的根基就是信任。意思就是別人願意信任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事情做好。一個不受信任的人,基本上在職場是很難有太多自主性的,而沒有自主性,做起事來就會綁手綁腳很不自在,這也是很殘酷的職場現實。所以,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自主性,就是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信任,而這種信任,其實也代表著某種程度的職場價值。
所以,用專業能力換取尊重後的下一步,就是用信任再換取更多的自主性。
再來,聊聊第三個:資源。
你在這份工作中,有沒有足夠多的資源?這裡的資源,指的還不只是薪水而已,薪水是重要的資源之一,但只是其中之一,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。比如說,如果公司有汽車的話,能不能給你開?如果你想進修學習,公司願不願意提供相關費用?如果你搭捷運通勤,公司願不願意提供補助?工作範圍內或範圍外,如果你想做某件事,公司有沒有辦法提供支持?資源的形式百百種,公司提供的資源,有沒有滿足你的主要需求?
如果沒有,那就要拿你得到的尊重與自主性,再索取更多資源。
最後,聊聊第四個:自我實現。
當你有足夠的尊重、有足夠的自主性,以及足夠的資源後,接著就會來到最後一關:自我實現。
你在這份工作之外,撇除工作的時間,你是否還有足夠多的自由時光,讓自己可以從工作中暫時抽離,去完成一切你想做的事?
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,資源其實就是對應第一層的生理與第二層的安全需求,尊重與自主性對應第四層的尊重需求,那麼自我實現,就是對應第五層的自我實現了。
請思考一下,在這份工作之外,你是否有足夠的自由時光,去完成某些你想達成的事?比如經營某項副業、比如去某個國度旅行、比如鑽研某項技能、比如培養某個興趣……這世上有無數種技藝、有無數個國家,人生短短幾十年,除了工作之外,你有沒有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?有沒有特別想做的事?如果有的話,那會是什麼?
在工作之餘,你是否還有足夠的精力與時間去探尋更多可能?是否還有機會再拓展生命的廣度?
*
對我而言,工作,不僅僅是做事與賺錢而已,更是一段認識自己的過程。
先知道自己是誰,想要什麼,再從自己的需求出發,去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路線。
是追求尊重重要,還是追求自主性重要?是追求資源重要,還是追求自我實現重要?
我想,這每一個問題,都沒有那麼容易回答,這每一步也都沒那麼好走,需要從工作中去反覆確認。
甚至,會需要繞一些遠路,才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。
但這些思考的過程,會讓我們更認識自己,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與不想要什麼。
有的人工作以後,漸漸找到了自己,一步步修正,把生活雕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。
有的人工作以後,漸漸迷失了自己,在無盡的數字攀比中,渴望著想像中的勝利。
哪裡更靠近天堂?哪裡更靠近地獄?
哪裡更靠近他人?哪裡更靠近自己?
我想,答案是很明顯的。
我一直都相信,夠現實的看待工作、夠誠實的面對自己,就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。
而一份夠適合自己的工作,就是一份夠好的工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