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情中,那美麗又危險的誤會

原始發表日期:2022.03.05

我發現人在尋找對象時,會有一種誤會,叫做——我想找一個跟我「有共同興趣」的人。

比如,我喜歡爬山,那麼,我就希望我的對象「也喜歡爬山」。

再比如,我喜歡旅行,那麼,我就希望我的對象「也喜歡旅行」。

能找到和自己有共通點的人,多好啊!

但這種期待,坦白說,其實蠻有問題的。問題在哪裡?在於感情中的雙方,會很容易對彼此的本性與價值觀產生「誤判」。

什麼意思?這關乎於一個很簡單的道理——

人在面對和自己一樣的人事物時,是看不出他的本性的。

人只有在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事物時,才有可能露出他的「真面目」。

她和我有很多共同的興趣,所以我跟她應該是很合得來的吧!」——這個理解本身就是個天大的誤會,有共同興趣是一回事,而合不合得來是另一回事,這兩者根本是無關的。所以我前面才提到,感情中的雙方,容易對彼此產生「誤判」。

我:「我很喜歡爬山,你呢?」

你:「哇,我也喜歡爬山!」

我:「太棒了,那我們有機會一起去爬山吧!」

你:「沒問題!」

上面的對話,是很基本的「客套式」對話。這種對話,我們看似處得很融洽,但這種融洽其實是一種假象。因為,就像上面說的,人在面對和自己一樣的人事物時,不太可能露出真正的自己。

在什麼樣的情況下,一個人才可能會露出他的真面目?

我:「我很喜歡爬山,你呢?」

你:「爬山喔……我不是很喜歡耶,我平時喜歡在家打電玩。」

這時,我們的興趣有了分歧,客套式的談話就會崩解,而有的人呢,就會開始微微露出不同的另一面。

我:「你這傢伙都幾歲了,竟然還在打電玩?太誇張了吧!一定很宅很幼稚!一定是個很無趣的對象!」如果我的腦中,一開始浮現的是這個念頭,而你能讀取我的想法時,你就會知道,我這個人有可能是一個充滿偏見,而且無法容忍別人有自己看不上的興趣的人。

這時,你心裡的警報,就應該立刻響起。

因為你知道我這個人,在面對別人與自己的差異時,會先有不正常的期待(期待別人都能和我一樣),再有偏激的見解(人長大就不該打電玩),會放大自己的情緒(太誇張了吧),下結論的方式也很粗魯(你這傢伙一定很宅很幼稚)。

如果我在面對與我不同的人事物時,都是以這樣的方式去思考,那你就應該清楚,我這樣的傢伙,可不是一個正常的交往對象。

*

當然,我這樣說,可不是要大家去找和自己有不同興趣的人,然後刻意去試探對方,沒有必要這樣做。我想強調的重點是——

如果你想看清一個人,要看的不是他「順利」的時候,因為順利的時候,牛鬼蛇神也是會笑瞇瞇的,你要看清一個人的內心,得看他怎麼面對「不順利」,怎麼在不順利的情況下,擺平別人與他自己的內心。

我上面示範的是一種思考的極端,我想告訴大家的是,當一個人在面對「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事物」時,他內心的思考,是有可能會變成這種樣子的。

而這樣的人,是危險的。在感情的世界裡,是要保持警覺的。

我曾經聽過一句話,非常非常認同——

一個人適不適合自己,不是看他對你好的時候有多好,而是要看他對你壞的時候有多壞。

當然,壞的人不會一開始就對你壞,或許一開始對你也是好的不得了,所以要從一開始就觀察出一個人到底適不適合自己,本來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,因為大家都很會隱藏,就算腦中有一顆不定時炸彈,在絕大多數情況下,也不會真的引爆。

那麼,我們可以怎麼辦呢?

*

我們看不出誰是壞人、看不出誰適合自己,但起碼我們可以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。因為物以類聚,當我們的心態夠健康時,那些不正常的人,自然也沒辦法離我們太近。

而怎麼樣才叫心態夠健康呢?

首先,坦誠是第一步,自己有什麼興趣,老老實實的說。就像是,如果我不喜歡健身,我就會說我不喜歡健身,我不會因為我喜歡的對象喜歡健身,我為了要討好她,為了增加對方的好印象,我就硬著頭皮欺騙對方,說自己也喜歡健身。

誠實,永遠是不會錯的。

再來呢,就是尊重對方是個人,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,能做到互相尊重,但不去干涉對方的興趣。比如說,我喜歡寫文章打電玩,沒事喜歡待在家,而對方可能喜歡運動健身,沒事喜歡往外跑,it’s fine,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有這樣的差異很正常,沒有什麼大不了的。

尊重,永遠是不會錯的。

接著呢,就是保持好奇所謂戀愛,其實感受到的就是一種人生被點亮」的幸福。我原本是一個不會畫畫、不懂畫畫的人,但因為對方喜歡畫畫,所以我接觸到了新的領域。我會有很多好奇,比如說一個會畫畫的人是怎麼畫出一幅畫的?她怎麼會知道要這樣畫?她可不可以也幫我畫一張畫?甚至教我要怎麼畫畫?

先誠實,再尊重,接著是保持好奇,保持對對方的好奇,以及對方正在做的事情的好奇。

最後一步,是不要吝嗇讚美不管對方的興趣是什麼,不要吝嗇讚美兩句。如果對方喜歡健身,可以說她身材變好了,對方喜歡畫畫,可以說對方畫功了得,對方做的怎麼樣不重要,重點是不要隨意去否定對方的興趣,因為沒有人喜歡被否定,尤其是被自己在乎的人否定。

先誠實,後尊重,保持好奇,不要否定,一個人能基本做到這四步,通常就不會太糟。這是我看人的四個階段,也是我自處的四個階段,這個理論既簡單又實用,供大家參考。

在我眼裡,「物以類聚」是世間的最基本道理,當我們的心態夠健康時,那些有問題的人,通常也會因為和我們的想法不同而想要遠離,或甚至是產生衝突。而這個時候,我們很快也就能知道,對方和自己到底適不適合了。

說到底,人們尋找對象,找的其實都是價值觀一樣的人,而不是興趣一樣的人,但我發現有不少人弄反了,認為找對象就應該找興趣一樣的人,這不僅是個美麗的誤會,也是個危險的誤會啊!

你可能也喜歡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