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證明人是感性的動物?

「人是感性的動物」這句話,要怎麼用理性的方式來論證?

我曾聽過一種很有趣的語言理論是這樣講的:「當人們在使用語言的時候,幾乎都會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,針對當時自己的心情或遇到的狀況,使用一些帶有特定情感色彩的字詞,藉此深化別人的主觀感受。」講得有一點抽象,我直接舉例給大家看。

比如說,我們來看「勇敢」和「魯莽」這兩個形容詞。在繼續往下看以前,我想請大家先深吸一口氣,停個幾秒鐘,靜下心來認真再看一次這兩個詞,然後,仔細想一下。

是的,你沒有想錯——他們根本是同一個意思啊!只是「勇敢」聽起來帶有褒義,「魯莽」聽起來帶有貶義而已。

這兩個詞,觀點上是沒有矛盾的,只是純粹因為在情緒上有分歧,因此才造成了表達上的差異。這正是「人是感性的動物」這句話的最好證明!

好,接下來我們要開始大量玩這種同義字代換遊戲,讓大家切身感受一下,同樣的觀點,如果處在不同的情緒下,所顯現出來的表達方式,會有多麼巨大的落差。但是,麻煩大家記住一件事,待會在提到「我」這個字的時候,請想像一下,這是個「你喜歡的人」,當然你也可以把「自己」帶入到這個「我」的角色裡;而當提到「你」這個字的時候,指的是「你討厭的人」。準備好了嗎?我們要開始囉。

*

【請注意,藍色是褒義詞色是貶義詞

在判斷事情上,我總是「果敢堅決」,你總是「固持己見」;在處理事情上,我總是「成熟又務實」,你總是「現實」;在遇到麻煩時,我這叫「勇敢求突破」,你那叫「魯莽又偏激」;平時我雖然「聰明」,但是你比我更「心機」,所以當我們遇上失敗的時候,我是因為看過太多的「奸詐」,所以才自願做個比較「純真」的人,而你呢?其實也只是單純「愚笨」而已,否則怎麼會失敗呢?

我這個人啊,總是願意「與時俱進」,而你卻「只會跟風」,只會「隨波逐流」;我總是「積極進取」,你卻是「野心外露」;我平時「努力不懈」,但你卻「好勝爭強」;我是個「懂得轉彎的明眼人」,而你是個「只會見風轉舵的牆頭草」!

最後,最常見的一句話:生活這麼辛苦,你卻只想到自己,完全不顧周遭人的感受,這不叫「自私」叫什麼!?你說我也一樣?不,我這不叫「自私」,我這叫「愛自己」!我是個「跟得上時代」的人,很多人不是都在強調要「多愛自己一點」、「多做自己一點」嗎?

你說你也很努力在「愛自己」?不,在我眼裡,你只是「單純很自私」而已。

為了避免大家誤會,這裡再強調一次,上面所有的「我」,指的都是「你喜歡的人」,而所有的「你」,指的都是「你討厭的人」,絕不是在指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「你」,只是為了讓大家讀起來更有感覺,我才這樣設定的,所以,若感覺自己有被冒犯到,請多包涵。

 不如就直接用配圖向大家賠罪吧。:P

*
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,其實相對立的兩個詞,在觀點上是沒有矛盾的,只是純粹在情緒上有分歧,所以才導致表達上的差異。而這,再強調一次,就是「人是感性的動物」的最好證明!

所以,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是個很理性的人,不妨在我說完下面這段話的時候,試著用邏輯反駁看看:

在判斷事情上,我是個固持己見的人,在處理事情上,既現實又勢利,在遇到麻煩時,也總是魯莽又偏激,儘管平時心機重,但還是會遇上失敗,我想,我就是個單純愚笨的人吧。而且,我總是只會跟風、只會隨波逐流,更糟糕的是,野心總是外露,爭強又好勝,是個會見風轉舵的牆頭草!所以,如果我的生活很辛苦,確實應該要稍微自私一點……

但是,你和我不同。(接下來,說的其實完全是同一回事,只是我把所有的貶義全部換成了褒義。)

在判斷事情上,你是個果敢堅決的人,在處理事情上,既成熟又務實,在遇到麻煩時,也總是勇敢求突破,平時雖然很聰明,但還是會遇上失敗,不過那只是因為你看過太多奸詐,所以才自願做個比較純真的人而已。此外,你總是願意與時俱進、願意積極進取,平時也努力不懈,是個懂得轉彎的明眼人!不過,如果你的生活很辛苦,也應該要多愛自己一點!

來,各位自詡理性的朋友,請試著用任何一種方式,反駁上面這段話給我看。(笑)

你可能也喜歡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