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說一句,在日本眾多漫畫家中,我最欣賞富堅義博。
在我眼中,富堅老師是日本漫畫界的罕見鬼才,相較於一般的日本漫畫家,我心裡一直都覺得,富堅老師的說故事功力明顯高了不少,尤其是看他筆下的神作《全職獵人》(HUNTER×HUNTER),我真的很難想像,這世上竟然有人可以把一個冒險故事講得如此生動迷人,真是有夠厲害。
如果要我比喻的話,我會這麼說——富堅義博之於一般日本漫畫家,就像金庸之於一般武俠小說家。
富堅義博(左)與主角小傑(右)。
*
而在富堅老師筆下的《全職獵人》這部漫畫中,始終有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橋段,這個橋段是出現在獵人試驗之前。當時,小傑、酷拉皮卡、雷歐力要尋找獵人試驗的會場,他們經過一個村莊的時候,有個老婆婆擋在他們面前,那位老婆婆正是獵人試驗的主考官之一。
「快問快答!二選一問答!」那位老婆婆對在場的四位考生說道:「現在開始,我只給你們出一道題,你們的思考時間只有五秒鐘,如果答錯的話,立刻失去資格,你們就別想當上獵人了!」
「聽清楚了,你們只能正面回答我問的問題,除此之外,其他含糊的回答都算錯誤的答案!」
「我要問的問題就是——你的媽媽和女友都被壞人抓走了,你卻只能救一個人出來,你的媽媽跟你的女友,你會救哪一個人?」
「馬上回答!五、四、三、二、一!」
後來,有考生堅持不回答,於是老婆婆重新再給他們一次機會,問道:
「這次,我要問的問題是——你的兒子和女兒都被壞人抓走了,你卻只能救一個人出來,你的兒子跟你的女兒,你會先救誰?」
「馬上回答!五、四、三、二、一!」
時間到,請立刻給出你的答案!
主考官老婆婆。
*
好,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,我先跟大家說富堅老師給出的答案——保持沉默。
是的,關於這個問題,你只要「保持沉默」就是正確的。
首先,我能夠理解富堅老師為什麼會給出這個答案,不過我想是因為漫畫篇幅的關係,他沒辦法把理由給講透,因此容易讓人產生誤解,是不是只要呆呆的什麼話都不說就對了?其實不是這樣,我試著幫富堅老師解釋一下,所謂的「保持沉默」是什麼意思。
先跟大家溝通一件事情,像這類的兩難問題,叫做「思想實驗」。思想實驗有無限多種,舉凡「老媽和老婆掉到水裡,你只能救一個人,你要先救誰?」、「兒子和女兒被歹徒綁架,你只能救一個人,你要先救誰?」、「妻子和女兒同時身陷火場,你只能救一個人,你要先救誰?」,像這種會讓人陷入兩難抉擇的問題,通通都叫做思想實驗。
而思想實驗的設計目的,主要是「引發人的思考」,而不是要「得出正確答案」。換句話說,只要你肯安靜下來思考,思想實驗的設計目的就達成了,你不用真的給出什麼特別了不起的答案,因為這是思想實驗,根本就不存在什麼「真正的答案」——你只要思考就可以了。
主考官老婆婆(左)與雷歐力(右)。
*
明白我的意思嗎?富堅老師說的「沉默」,並不是那種「人在發呆時」的沉默,而是「人在思考時」的沉默。
沉默只是外在行為,但思想實驗設計的原始目的,是要「開啟人的內在思考」。也就是說,「思考本身」才是最重要的,沉默其實不是重點。所以顯然,漫畫中的三位主角,只有酷拉皮卡是合格的,因為他是唯一有在認真思考的,其他兩位根本在胡鬧,尤其是雷歐力同學,他從頭到尾都在拒絕揣摩那種情境,這完全違反了思想實驗最初的設計本心。而小傑就不用說了,他年紀太小,能想通這個問題才有鬼。
「我會先救我媽媽。因為媽媽只有一個,女友再找就行了。」這個回答,是在這個橋段中,第一個考生的答案。比較遺憾的是,富堅老師把他淘汰了。這其實有點奇怪,因為這位考生的回答雖然很鳥,但不管怎麼說,他好歹也提出了自己的標準,比起小傑和雷歐力,他還是有在具體思考這個情境的,所以按照思想實驗的原始設計目的,他比酷拉皮卡以外的兩位主角更有資格通過才對。
好,說到這邊,請容我先下個簡單的結論——思想實驗的設計目的,是要啟發人的內在思考,而不是要得到所謂「正確的答案」。所以說,「有思考」才是最重要的,答案是什麼並不重要。(或者說,那只對你個人而言重要。)
由左到右依序為:小傑、第一位被淘汰的考生、雷歐力、酷拉皮卡。
*
那麼,富堅老師到底為什麼要淘汰第一位考生呢?他雖然沒保持沉默,但明明有在思考啊!
嗯,第一位考生確實有在思考,也提出了自己的判斷標準。不過呢,他確實還是忽略了思想實驗中的另一個設計核心——思想實驗不僅是要啟發人的思考而已,進一步說,它還要讓我們能夠「設身處地」去思考!
是的,我想在富堅老師眼裡,他或許是這樣認為:第一位考生雖然有在思考,但他並沒有「真的設身處地」去揣摩那個驚心動魄的情境,因此他才會這麼草率地下判斷。從這點來看,雖然他有在思考,但思考得太粗糙、太隨便,而這樣還是違反了思想實驗的設計本質。
我們來想想,第一位被淘汰的考生,他當時是怎麼說的:「我會先救我媽媽。因為媽媽只有一個,女友再找就行了。」
請問,當你聽到一個人說這種話的時候,心裡會不會有種「不太舒服」的感覺?
「是啊!你媽媽是只有一個沒錯,但是在那個當下,你的女友也只有一個啊!難道你女友有兩個?而且為什麼你可以這麼冷血?可以這麼輕易就對你女友見死不救?難道你女友的命就不是命嗎?她平常是對你很不好嗎?她都不值得你考慮要不要救嗎?她的命在你眼中,是一點救的價值都沒有嗎?」
像這種「糾結」的感受,正是思想實驗的「最核心」——它不只要我們思考,更進一步說,它要我們能夠「真的設身處地」去體會那個夾雜著焦慮、不安與掙扎的糾結感。
你能體會這種糾結感嗎?如果不行,我再延續這種感受給你體驗一下。
雷歐力。
*
「我會先救我女友。因為我懂我媽媽,如果她是我,她會希望我做這樣的決定!」
如果我這樣說,你可以接受嗎?你覺得這個答案有沒有比前一個更好?
我想沒有。你心裡還是會覺得不太舒服。
「馬的,照你這種說法,你媽媽是個超無私的人耶!這樣的人,反而才值得你去救啊!如果你女友是個自私自利、什麼事都只想到自己的人,那還值得用你老媽的命去換嗎?不值得吧!還有,你媽媽說什麼你就做什麼嗎?誰比較值得救,你是不會自己動腦判斷嗎?別那麼是非不分行不行?」
沒錯,這種思考、這種拉扯、這種糾結、這種對話,別說是什麼成為獵人的基本條件,這幾乎是身為一個正常人「應該要有」的反應!因為思想實驗就是沒有答案,情況是可以無限假設下去的,換句話說,在近乎無限的可能性中,當一個人越會「設身處地」去思考、去推理、去感受,那他就越是不可能輕易做出「要救誰」的決定。
在這個思維裡,只有一種行為是錯的,那就是理直氣壯地給出某種答案!
因為那只證明了一件事——你停止思考了!而你中斷了思考,思想實驗的設計目的也就隨之消失了。
再進一步想,為什麼你會主動讓思想實驗的設計目的消失呢?只有一種可能——那就是你沒真正搞清楚思想實驗設計的用意是什麼!
沒錯,如果我們從這個更高的標準來看,富堅老師說的「保持沉默」是非常合理的,他會淘汰第一位考生也在意料之內。不過,按照這個標準,其他人的沉默,就必須建立在一種前提下——那些沉默的人,他們的腦中,是真的有像我這樣不斷在思考、在推敲、在對話、在揣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