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進心與負罪感

在生活中,你是否常有一種經驗——滑了一整天手機,悠悠晃晃耍廢了一整天,心裡明明覺得這樣的自己很沒用,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(甚至感到無聊),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,就是很不想幹正事?

最近在上課時,有位同學跟我說,他最近總是看不下書,甚至連看到書都有一種莫名的排斥感和厭煩感,問我該怎麼辦?我當時很簡單地回一句話:「覺得看書很煩?那就不要看,去玩一下、去放鬆一下啊!」

他反駁道:「可是這樣心裡又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啊!」

我當時說:「哈哈,那又怎麼樣?你現在最缺的,恰恰就是這種『負罪感』啊!只是現在感覺還不夠強烈,等你再耍廢幾天,再多培養這種感覺,等到哪天你真的受不了『這麼廢的自己』時,不就自然會想要去幹點正事了嗎?」

「可是這樣的話,耍廢的幾天不就浪費掉了嗎?考試迫在眉睫啊!」那位同學很認真地說。

「對啊。但問題是,當你有這種「不知道為什麼,就是很不想讀書」的想法時,其實你的內心早就已經有非常明顯的答案了……的,此時此刻,你就是沒有你想的那麼想上進啊!而不願意面對這樣的自己,不願意聆聽內心的感受,不去拿電玩來增加自己的負罪感,又要怎麼找回上進心?」

「就算你不滑手機,也會跑去看電視,就算不看電視,也會跑去看漫畫,就算真的拿起書,我猜多半也是發呆和塗鴉……別騙我沒當過學生,如果你真的不想看書,那就不要硬逼自己看,看了也沒用,不如把時間拿去打電動,打累打膩打煩了,自然就會想讀點書了。既然你會來跟我說自己有這個問題,那就表示你心裡的負罪感已經開始累積了,所以,你說你想趕快上進?那就現在趕快去玩,最好狠狠地玩,我沒在開玩笑。

*

沒錯,這就是我對上進心的理解。我始終覺得,有太多人忽略了「負罪感」的重要,很多時候就連一些大人也在死命躲這種感覺,這實在很奇怪,它明明就不是什麼壞東西啊!上進心讓自己痛苦,就拿負罪感來緩解,負罪感讓自己痛苦,就拿上進心來緩解,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?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只要上進心不要負罪感呢?一頭熱地勉強自己上進,連自己不想上進都不行,甚至連身體和情緒都在抗議了還硬是逼著自己上進,這不是一種很詭異,也很扭曲的心態嗎?

人,終究不是神,所以不會有無窮的精神力。會感到疲憊、會覺得厭倦、會想要偷懶、會討厭上進,這才是一個正常人該有的樣子,而一切想壓抑這種「正常能量釋放」的力量,都不會讓人更自律或更強大的,只會讓人更痛苦、更憂慮而已……

會導致自己有控制不住的問題,從某種角度來說,都是因為太想控制住自己、太想控制住問題啊!

是的,我想這位同學真正需要的,恰恰是「不要去想」控制自己的行為,認真回頭去安頓、去滿足那顆想逃避上進的心,並等待伴隨逃避帶給自己的負罪感,等累積到一定程度後,上進心自然就會歸位。而行為上的逃避是一種求救訊號,它在想盡辦法告訴我們,此刻心裡真正需要的是什麼。

最後,這位同學又是基於什麼理由,才讓他一直卡在這個「既很想偷懶又很不想偷懶」的窘境裡呢?關於這問題,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我始終還有另一種更深入,也更絕望的猜想。

*

我在想這位同學,會不會是個平時焦慮感挺強的人?所以在他的心裡,也許只能用上進心來緩解負罪感的痛苦,但卻無法反過來,拿負罪感來緩解上進心帶給自己的壓力?如果是這樣的話,那我給他的建議就可能會產生反效果,甚至是加重上進心帶給他的焦慮感了……

我不曉得這位同學是否有這方面的問題,也不知道有這方面問題的人多不多,我只知道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而已,但是,我這樣的人到底是屬於多數還是少數?關於這點我始終也不敢妄下斷言。總之,只期望這位同學不是像我猜想的那樣,是個有著更深層、更複雜、更難解的心理焦慮的學生了。

你可能也喜歡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