妮妮在她三歲那年,得到了一隻很可愛的布娃娃,布娃娃是絲絨做的,觸感極為柔軟,妮妮非常喜歡,每當妮妮抱著娃娃入睡時,她總覺得自己是世間最幸福的女孩。後來,妮妮幫布娃娃取了個名字,叫做亮亮。
妮妮喜歡著亮亮,非常非常喜歡,喜歡到什麼程度呢?每當有人碰到亮亮的時候,妮妮都會生氣,因為她覺得亮亮是「屬於」她的,沒有人可以奪走她心愛的亮亮。就這樣,妮妮在她三歲那年,愛上了那種自己從未體驗過的「得到所愛」的快感。
得到屬於自己的東西,讓妮妮覺得幸福,失去屬於自己的東西,讓妮妮覺得痛苦,所以妮妮終於懂了——她要守護好亮亮,誰敢碰它一下,自己都必須要翻臉,因為那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!
妮妮對亮亮的愛,是無邊無際的、是無庸置疑的,她覺得這樣的愛好偉大,這樣的自己好特別。
可是有天,亮亮竟然消失了,到處都找不到,妮妮心痛地哭了好久好久,但終究還是找不回來。
*
後來,妮妮長大了,她看到世間許多美好事物,但無論看到什麼東西,妮妮還是會想起亮亮,想起亮亮身上那柔軟的觸感,以及抱著亮亮入睡時,那無可取代的幸福感與安全感。
然而,現實世界是殘酷的,即使妮妮看過許多美好事物,但卻無法真的擁有什麼,她始終沒有屬於自己的事業、沒有屬於自己的財富、沒有屬於自己的才能、沒有屬於自己的信仰,也沒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,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在這世間做些什麼、成為什麼、完成什麼……
妮妮沒有目標、沒有方向、沒有想法,於是看著既心慌又茫然的自己,妮妮無助地哭了,她覺得這世間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屬於她的,那些或許美好的事物,她都沒有能力去得到,但她又渴望著「擁有」的感覺,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麼辦才好。
此時,妮妮又再一次想起了亮亮,而這次想到亮亮時,妮妮終於絕望地理解到,那個她在世間唯一能掌控的東西是什麼了——沒錯,就是她喜歡著亮亮,且相信亮亮存在的那顆心!
於是,妮妮開始迫切尋找她生命中,那曾經無可取代的,給她滿滿幸福感和安全感的「妮亮關係」——而且妮妮告訴自己,這次她一定要守護好這個關係,誰敢碰它一下,自己都必須要翻臉,因為那是真正的,唯一屬於自己的「東西」了。
*
所以,妮妮要找一個可以容忍自己任性的男人,要找一個可以滿足她所有需求的男人,要找一個性格溫馴懦弱,且會輕易向她妥協的男人,因為只有在這樣的關係中,妮妮才能藉由控制他、改變他,進而把他塑造成亮亮,因此,她就能重溫兒時體驗過的,那種幸福又安全的「妮亮關係」。
「你要聽我的話!不然就是不愛我!」
「好好好,我聽妳的就是了……」是的,妮妮在等的,就是這種「權力」的感覺,因為(妮妮以為)亮亮以前都是全心在愛著自己的。
「你敢跟別的女生聊天,我一定跟你翻臉!」
「好好好,不敢不敢……」是的,妮妮在等的,就是這種「支配」的感覺,因為(妮妮以為)亮亮以前都是沒有在跟她頂嘴的。
「你剛竟然偷看那個正妹,是不是嫌我難看了!」
「沒有沒有,你最美了、最好看了……」是的,妮妮在等的,就是這種「擁有」的感覺,因為(妮妮以為)亮亮以前都是只在乎著自己的。
亮亮,就是妮妮幻想出來的完美情人,而妮妮在追求的,則是一段永遠不可能存在的,一場完美的「妮亮關係」。
而從頭到尾,妮妮愛的不是眼前的「人」,她愛的只是那個完美且不存在的亮亮,於是妮妮就這樣欺騙著眼前的他,也傻傻地欺騙著自己,沒錯,妮妮自始至終就是一個愚昧的人,你可以說她不值得同情,也可以說她很值得同情,因為在這世上,妮妮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美好(如事業、才能、財富、信仰、興趣……),她不知道自己是誰,只知道自己就是愛著亮亮,於是她才一邊幻想著美好且不存在的亮亮,一邊又想藉由不斷控制與支配,把身旁的情人都變成完美的亮亮。
*
妮妮不斷傷害著對方,直到對方真的受不了,離開自己以後,妮妮才又覺得痛苦、覺得委屈,覺得自己為什麼就是得不到想要的亮亮?得不到亮亮的自己明明才是最委屈的啊!於是,想得到亮亮的妮妮,又傻傻地把問題歸咎於自己沒控制好,便想再提高對下一個情人的控制,繼續著傷害別人與自己的惡性循環,因為她始終相信亮亮是存在的,是總有一天會出現的。
唉,所以,每當那些為妮妮付出的人,被妮妮所傷害、所折磨的時候,妮妮總會哭著說:「我佔有欲很強,是因為我很愛你啊!(其實是亮亮)」於是在關係中,彼此都被這理由所催眠、所麻痺,從而忽略了問題的關鍵——妮妮之所以佔有欲很強,根本不是因為她太愛,純粹只是在妮妮的的生命中,可以被她掌控和擁有的美好事物,實在太少太少了,於是絕望且無能為力的她,才會幻想出一個不存在的亮亮,並把自己的一切欲望,全部寄託在上面…….而寄託太過的結果,太過相信亮亮存在的結果,就是一邊被自己幻想出來的亮亮所傷害,一邊傷害著那些或許在乎著自己的人啊!
最後,上文中的「亮亮」,全部可以替換成「愛情」二個字。若時間允許,可請將上文的「亮亮」,全部替換成「愛情」,重新再閱讀一次,會有完全不同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