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佳餚拿了一篇threads文給我看,大意是說:有個30歲精通德語的人去找工作,他要求每年120萬,以年薪保障14個月來看,每個月要8萬5。
而有趣的是,佳餚還不是第一個拿這篇文給我看的。在她拿給我看之前,已經有兩個朋友拿同樣的文給我看過了。
先給大家看看原文。
下文轉載自threads。
《年輕人很敢開薪水?》
朋友說上班聽到隔壁部門主管要找新人
主管:30歲,德語精通,你猜他要多少薪水?
組員:55000?
主管:以我們公司薪資結構去算,年薪14個月,他要120萬/年。算起來每個月要85000
組員:現在年輕人也太敢開了吧!!!
欸不是,台灣德語精通的人本來就少
公司本身也招不到人(超級小公司)
人家如果願意來是給公司的福氣吧
如果給不起就不要找這麼厲害的
找個A1程度的就好
#台灣職場鬼故事
*
這類型的文章,我會稱為「開條件型」的文章,意思是某個人會對某個人或某件事,開出自己心中的某些條件,然後來問別人,這樣的條件合不合理。
比如我會德文,我找工作,我開月薪10萬。
比如我是女生,我找男生,我開身高180。
這種「開條件」的文章,在網路上真的是多如牛毛。不曉得你看完後,心中有什麼樣的感覺?是覺得原PO的要求很合理?還是覺得不合理?你會覺得很不解嗎?還是覺得有點憤恨?
今天,我來和大家認真聊一聊,我會如何去看待這類「開條件型」的文章。
首先,我直接切入重點,看這種文章,最基本的一件事,就是「不要陷入合不合理的兩難裡」。
為什麼?因為這種文章之所以會被熱議,就是因為「有些人覺得要求合理,有些人覺得要求不合理」,而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拼命爭執誰比較合理,只會淪為立場之爭的口水戰。
那麼,不談合理性,要談什麼呢?我的答案是一一談「痛苦」。
什麼意思?
我說我會德文,我找工作,我開月薪10萬。
公司找員工,能花在員工身上的最高預算,可能只有月薪8萬。
此時,談判就陷入了僵局。
那麼,僵局之下,該如何進行下去?這個時候,在談判的世界裡,其實就是看:僵局之下,有哪些痛苦在博弈?
對我來說,是「接受自己月薪不到10萬的現實」(選項A)比較痛苦,還是「繼續找月薪10萬以上的工作」(選項B)比較痛苦?
對公司來說,是「每月花10萬在員工身上」(選項C)比較痛苦,還是「放棄這個德文很好的人才」(選項D)比較痛苦?
如果對我來說,我怎樣都無法接受自己月薪不到10萬(選A比較痛苦),那不管公司怎麼想,對這場談判都沒有意義,因為這場談判注定會走向失敗。
如果對公司來說,公司怎樣都無法接受自己每月花10萬在一個員工身上(選C比較痛苦),那不管我怎麼想,對這場談判都沒有意義,因為這場談判註定也要走向失敗。
可是,如果對我來說,「繼續找月薪10萬以上的工作」(選B)比較痛苦,而公司則是覺得「每月花10萬在員工身上」(選C)比較痛苦,那我就會落入談判的下風。因為僵局之下,我比較痛苦,所以我可能就要先讓步。
而相反的,如果對公司來說,「放棄這個德文很好的人才」(選D)比較痛苦,而我則是覺得「接受月領不到10萬的現實」(選A)比較痛苦,那公司則會落入談判的下風,因為僵局之下,公司比較痛苦,所以公司可能就要先讓步。
所以,你發現了嗎?其實陷入僵局的雙方,根本就不是在爭所謂的「合理性」,而是在僵局之下,博弈彼此的痛苦。
*
讓我們來看另一篇〈Dcard〉感情版的文章,這是一個女生關於「理想男友」的條件:
想找個「男友」這些條件真的很過分嗎?
已經30歲了,好想談戀愛,但每次認真找對象都讓我開始懷疑人生…… 這些條件真的很過分嗎?
1. 不要媽寶,能獨立思考
如果什麼事情都要問媽媽,連晚餐吃什麼都要經過家人同意,那真的不行,甚至無法有獨立思考能力,問她知甚麼要去哪都不知道的
2. 身高 175-185,不要太矮也不要太高
這真的有很嚴苛嗎?說真的,沒有要找 190 的人,也沒有看不起 170 以下。這個區間只是「順眼」「剛好」
3. 有基本經濟能力,月薪至少 5 萬,會理財,不要計較 AA
不是物質女,雙方經濟能力相當才能走得長久吧?談戀愛不就是吃飯、旅遊、節日過節,這些基本開銷都負擔不起,真的適合談戀愛嗎?還有,請不要斤斤計較!真的只差個 15 塊硬要算,瞬間沒感覺!
4. 有禮貌、情緒穩定,不亂發脾氣
去餐廳上菜慢一點就翻白眼、塞車就狂罵路人、吵架就摔東西,這種人真的無法…… 長得再帥都不行,情緒管理很重要!
5. 會溝通,不要搞冷暴力
如果有事可以講開,為什麼要冷戰?吵架就消失 3 天,訊息不回、電話不接,但過幾天又當沒事的不行,這種相處模式真的讓人抓狂!
6. 生活習慣不要差太多
我作息正常、喜歡乾淨,不要求對方極度整潔,但至少衣服不要堆到發霉、垃圾不要放一週、不要每天打遊戲打到半夜 3 點吧? 找對象不是找兒子,沒辦法幫人改造人生
這些條件有這麼難嗎
*
上面這篇感情版的貼文,也是很典型的「開條件型」的文章。女生開出了某種條件,然後來問別人,這樣的條件合不合理。
看過上面的文章,你應該就能看懂,雙方在博弈的並不是「開出的條件合不合理」,而是在一個僵局之下,博弈彼此的痛苦。
女生第一句就透漏了她的痛苦,她說:「已經30歲了,好想談戀愛,但每次認真找對象都讓我開始懷疑人生……」
那麼女生心中的兩難就出來了。
對女生來說,是「30歲還沒有戀愛談」(選項A)比較痛苦,還是「放棄心中對理想男友的六項堅持」(選項B)比較痛苦?
如果對女生來說,「30歲還沒有戀愛談」其實沒那麼痛苦,那她當然可以繼續堅持自己開出的條件,誰說什麼都沒用。
至於,堅持所帶來的結果,有可能真的讓女生等到了理想男友,這點當然是有可能的,我也祝福她可以找得到!
但是,也有可能是一年之後,她要再次面對自己「31歲還沒有戀愛談」與「放棄心中對理想男友的六項堅持」這兩種痛苦再次拉扯的窘境。
而這個時候,如果對女生來說,「31歲還沒有戀愛談」(選A)的痛苦是比較強烈的,那不用誰去說,她自然會開始降低自己的擇偶條件。
這就是人性,跟男女無關。在痛苦面前,大家都是平等的。
所以,你發現了嗎?陷入僵局的時候,根本就不是在爭所謂的「合理性」,而是要能看懂自己在僵局之下,有哪些痛苦在博弈。
至於,會吐槽女生標準高的男生呢?比起女生面臨的痛苦,他們可能更關心的是,自己竟然達不到女生設下的標準。
「一定不是我的問題!一定是這個女生標準太高了!」這句話就是陷入了「開出的條件合不合理」這個典型的爭論裡。
跳脫不出來的人,坦白說,很容易會一再陷入「合理性」的戰爭。
而進入戰鬥狀態時,男生們所發表的言論,可能就不會太好聽了。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