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常執著的單戀心理是怎麼產生的?

原始發表日期:2022.01.29

今天和大家聊聊一種異常執著的單戀心理,以及這種單戀心理是怎麼產生的。首先,這一切都攸關一種情緒滑坡,所以我想先跟大家介紹幾種情緒——自知自信自卑自憐自欺

我很矮,然後我承認自己矮,這叫「自知」。

我很矮,然後我告訴自己,我雖然很矮,但我不覺得這會讓我比一般人更糟糕,這叫「自信」。

我很矮,然後我告訴自己,我因為很矮,所以我覺得我比一般人更糟糕,這叫「自卑」。

我很矮,然後我告訴自己,我不僅很矮,不僅覺得比一般人糟糕,還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可憐,很值得同情,這叫「自憐」。

而最後,我很矮,但我卻相信自己高,這叫「自欺」。

自知、自信、自卑、自憐是我們在面對比容易看出的缺點時,比較常有的情緒解讀,而自欺,則是在面對「不容易看出」的缺點時,才會出現的情緒解讀。

最理想的情況,是從「自知」的角度出發,然後往「自信」的方向去理解。但最常見的情況是,一樣是從「自知」的角度出發,但不小心踏錯了路,往「自卑」與「自憐」的方向走,這是很常見、很典型的情緒陷阱。

而「自欺」這種解讀,通常是自卑或自憐到了極限以後,我們的身體才會做出的反應,因為不騙自己太痛苦了,因此,為了想逃避痛苦,所以只好連自己都騙,這是自欺,也是自保,確保自己不會做出更極端的傻事。

騙自己,已經是最快的止痛藥。這是一個情緒解讀的滑坡,由「自知」滑向「自卑」,再由「自卑」滑向「自憐」、最後由「自憐」滑向「自欺」,一路墜下深淵。

*

身高,是可以從客觀意義上去判定優缺點的,高是優點,矮是缺點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可是這世上有很多事情,優缺點不是那麼容易分辨,而在「優缺點不容易分辨」的情況下,從自卑與自憐滑向自欺,就不是一件難事了。

接下來,請容我換一個情境,換一個「優缺點不容易分辨」的情境,這裡的情緒變化非常細膩,我演一遍給大家看。

我單身,然後我承認自己單身,這叫「自知」。

我單身,然後我告訴自己,我雖然單身,但我不覺得這會讓我比一般人更糟糕,這叫「自信」。

我單身,然後我告訴自己,我因為單身,所以我覺得我比一般人更糟糕,這叫「自卑」。

我單身,然後我告訴自己,我不僅單身,不僅覺得比一般人糟糕,還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可憐,很值得同情,這叫「自憐」。

而,就如同我前面提到的,「自欺」這種行為,通常是自卑或自憐到了極限以後,我們的身體才會做出的反應,因為不騙自己太痛苦了,因此,為了想逃避痛苦,所以只好連自己都騙,因為不想繼續在「自卑」與「自憐」的情緒中自我折磨,所以,必須得盡快換個地方!

能換到哪呢?唯一能容得下自己的只有一個地方了,就是「自欺」。

我單身,但我卻相信自己有伴,這叫「自欺」。

這很難嗎?不,其實坦白說,這遠比想像中簡單。

*

該怎麼做呢?其實不難,我只要相信我自己有伴就好了!我只要把我愛的人,直接投射成我自己的伴侶就好了!人家愛不愛我,我不管,我只要能找到一個人,把他投射成我的伴侶,這樣我就可以逃出「自卑」與「自憐」的自我折磨了!

所以,我要拼命對他好、討好他,只要他對我稍有冷淡、稍有不好,我都要很用力在乎、很用力難過、很用力痛苦,因為誰叫他就是我認定的伴侶!而身為他的伴侶(請注意,這是自己幻想出來的),我很用力在乎、很用力難過、很用力痛苦,都是很正常的!

為什麼要這樣?因為「自卑」與「自憐」太痛苦了,與其一直繼續待在原地受苦,我不如換一個情緒板塊站立。

而這種自欺,你說很困難嗎?其實一點都不困難,因為別人根本什麼事都不用做,一切都由我主導和控制,我自己一個人就可以造出一個巨大的粉紅泡泡,把自己包在裡頭,把自己沉浸在自己一手建構的愛情世界。

*

而自欺的人,自己會不會知道呢?一開始是不會發現,但只要那個被投射的對象開始對自己不好、對自己冷漠、對自己很糟糕,這個泡泡就會開始出現裂痕、開始不攻自破。而自欺的人,通常也沒那麼傻,即使逃避了自卑與自憐,他也會開始知道,腳下這個名為「自欺」的板塊,也正在搖搖欲墜。

而老話一句,人的情緒,總要有個落腳點。如果「自欺」待不住了,還能往哪逃?

最常見的一種人,是他會瘋狂地找那個被投射成伴侶的對象,要他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,到底是有沒有要愛自己。為什麼要這樣?因為這個由自己吹出的粉紅泡泡,是因為對方而建造出來的,所以如果要打破,最快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由對方來下這個手。

為什麼要由對方來下手呢?因為由對方來動手,這個泡泡才能破的乾脆而徹底,而自己才能意識到「自欺」這個板塊確定垮了,心中那個懸吊的情緒,才能尋找下一個落腳點,或是逃回前一個情緒板塊

情緒板塊真的垮了,我才願意動,我才願意想該怎麼動,沒垮之前我反正都不動!這是很多人都有的、一種很弔詭的執念。

*

可惜,會這樣想的人,多半不會如願。因為站在對方的立場想,他憑什麼要來當這個壞人呢?知道一個人喜歡過自己,然後還得親口拒絕人家,自己多少都會感到內疚或自責吧?而且他怎麼知道,對方被拒絕以後,會不會惱羞成怒,拿著刀要找自己理論呢?

因此,絕大多數的正常人都會躲,或是不正面回應。而這時,那個自欺的人,他腳下的板塊就會處於一種「極度晃動,隨時都要崩塌」的狀態。

可惜從小到大,沒人教我們怎麼處理這種情緒的劇烈震盪,又該怎麼在沒有答案的情況下,找另一個情緒板塊安放自己,爸媽不教,老師不教,出了社會也沒人教,於是對許多人而言,傷害是真實的、心裡在流的血是真實的,但無所適從也是真實的。

我一直都覺得,在面對痛苦時,先摸清楚自己的情緒是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它不會讓傷口癒合,但會讓心裡的血不再繼續流,它可以讓我們自己的腦袋,停止對自我的一再譴責與傷害。

這篇文章,寫給我一位好朋友,我希望你能好好安放自己的情緒,幫自己的心止血,我能做的不多,只希望這篇文章能稍微幫助到你,至於後續該怎麼包扎,很遺憾,我不是專業人士,不能提供你什麼專業意見,但我相信德國的心理醫生,會給你更多幫助的。

你可能也喜歡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