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發表日期:2021.11.13
人的一生中,總會面臨很多選擇,對求學環境的選擇、對就業環境的選擇、對生活環境的選擇、對朋友的選擇、對戀人的選擇……而「該怎麼選」一直是很多人的困擾。
什麼樣的人,會有「選擇困難症」呢?而「選擇」這件事本身,又是難在什麼地方?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「選擇」吧!
講到選擇,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字,那就是「標準」。
標準有多重要?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。
男生問女生:「妳晚餐要吃什麼?」女生回:「隨便。」
這時候,到底她要什麼?是酸的甜的苦的還是辣的?是台菜日料港式還是韓食?預算是高是低?是不是完全沒個譜?這個時候,選擇就會變得無比困難。
可是,女生如果回:「隨便,只要是跟你一起吃就好。」
有發現了嗎?標準只要一出來,是不是瞬間完全不一樣了?酸甜苦辣不重要了、台日港韓不重要了、預算高低什麼的也通通不重要了,這個時候,選擇就會變得無比容易。
這就是「標準」的力量——標準越簡單、越具體、越清晰,選擇就越容易。這個道理,從生活的小事到人生的大事,從感情的抉擇到工作的抉擇,幾乎無所不包。
*
舉例來說,假如我挑對象的「唯一標準」是「體重越輕越好」,眼前有兩個選擇,一個100公斤,一個50公斤,那按照我的標準,當然是要挑50公斤的,這種選擇,任何人都能輕易做出,不用到長大,幼稚園的小朋友都能辦到。
又比如,假如我挑對象的「唯一標準」是「財富越多越好」,眼前有兩個選擇,一個家財萬貫,一個負債累累,那按照我的標準,當然是要挑家財萬貫的,這種選擇,和前面的例子一樣,幼稚園小朋友都能做。
但如果我們把上面兩個例子反過來呢?100公斤的人家財萬貫,50公斤的人卻負債累累,這個時候,你要怎麼選?你心中的天秤,是否會突然開始搖晃傾斜?
「嗯……選那個家財萬貫的好了……可是人家100公斤欸!」
「嗯……選那個50公斤的好了……可是人家負債累累欸!」
這時,選擇就卡關了。為什麼會卡關呢?因為我們的心中,老是盼望著要找出某個「最優解」。
「嗯……有沒有可能……假如我再等一等,會不會出現某個50公斤,然後還順便家財萬貫的人啊!」
這就是一個患有選擇困難症的人,心中常常會出現的典型思考路徑。我總結這種人的兩個特色:
第一個是「標準很多」,而且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更在意哪個標準。
第二個是「不願吃虧」。我的意思是,不願在「選擇當中」吃虧,老想著要找出某個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。
前者,是出於對自己的不認識;後者,是出於對世界的不認識。而在這種情況下,會做不出選擇,會對選擇感到迷惘,當然也就很正常了。
*
所以,該怎麼辦呢?
第一步,是要好好認識自己,去掉一些「沒那麼重要」的標準。上面提到,標準越多,選擇就越難做,所以要試著簡化自己的挑選標準,然後好好盯住自己覺得最重要的標準,這是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第二步,就是不要害怕吃虧,不要老想著要找出什麼最優解,拋開那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,好好回歸現實世界。現實世界就是,根本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選擇,所有選擇的背後都有好有壞,你一旦想拿某個好處,就要連壞處一起承擔。
所以,100公斤的人家財萬貫,50公斤的人卻負債累累,這個時候,你要怎麼選?如果你夠認識自己,夠認識這個世界,其實一點都不難。
「廢話!當然選家財萬貫的那個啊!對象夠有錢才是最重要的,100公斤是又怎樣?」
這種堅定的人,可以安安心心地去得到並享受屬於他的幸福,而且他的心裡並不會感到痛苦或不平衡,因為他夠認識自己、也夠認識這個世界,所以他挑選的標準夠具體、夠直接、夠暴力!
「廢話!當然選50公斤的那個啊!對象的體態是最重要的,家財萬貫是有什麼好稀罕的?」
這種堅定的人,一樣也可以安安心心地去得到並享受屬於他的幸福,他的心裡當然也不會感到痛苦或不平衡,因為他也夠認識自己、也夠認識這個世界,所以他挑選的標準也夠具體、夠直接、夠暴力!
幸福的道路有很多條,而這兩種人,都朝著自己心中認定的幸福筆直地航行過去。而坦白說,只要他們對自己的選擇不感到後悔、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,那其實也沒有人可以說他們的選擇有問題。
*
至於,什麼樣的人得不到幸福?老實說,是有「選擇困難症」的那些人。
因為他們不夠認識自己,所以心中標準很多,又因為他們不夠認識世界,所以貪戀每個選擇背後的好處,卻不願意連壞處一起承擔,因此只能不斷在原地徘徊,然後暗自羨慕每個已經做出決定、並享受著某種特定的幸福的人。
幸福的路有很多條,而這一種人啊……他們在此岸、望彼岸,永遠兩頭不到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