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愛打電玩」跟「不成熟」,沒有半點關係!

魚群我呢,跟大部分男生一樣,很喜歡打電玩。

對我來說,打電玩,跟旅行、閱讀、寫作、電影一樣,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東西。

而,很遺憾的是,這世上有好多好多人,誤解了電玩。在各種詭異資訊的狂轟濫炸下,把電玩視之為洪水猛獸,避之唯恐不及。

其中,我最不能理解的是,這世上好像有一種偏見,叫做「小孩子才打電玩」。好像不打電玩就很成熟,打了電玩就很幼稚一樣。我尤其排斥這種標籤化的粗淺理解。

你有想過嗎?一個人為什麼會喜歡打電玩?

我們來假想一個情境。

老公下班,回到家中,飯也不吃,澡也不洗,衝到房間就開始打電玩。這個時候,如果你是老婆,心裡會有什麼感覺?

你會覺得老公「愛打電玩」是一個「問題」,對不對?

那麼,我們再來假想另一個情境。

老公下班,回到家中,飯也不吃,澡也不洗,衝到客廳就開始喝啤酒。這個時候,如果你是老婆,心裡會有什麼感覺?

你會覺得老公「愛喝啤酒」是一個「問題」,對不對?

那麼,如果不是打電玩,也不是喝啤酒,而是改成「看電視」、「吃炸物」、或者「抽菸」呢?身為老婆,你也都會覺得是「問題」嗎?

如果都會,那我們再往下想一步。如果老公做什麼,都有可能被你理解成一種「問題」,那麼請容我大膽且不客氣地假設——會不會是你的理解本身,才是真正的問題呢?

你說你的理解很正常?沒有任何需要檢討的問題?

是的,真的很正常。可是「正常」不代表「正確」,很多理解就是因為很正常,所以一般人才不會想檢討自己的理解。而這,往往才是最大的問題……

*

你想想,一個人為什麼會下班回家就打電玩?就喝啤酒配鹹酥雞?就嗑瓜子看電視?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沾染了需要趕快戒掉的「懶病」或「惡習」嗎?

當然不是。會這樣想的人,眼睛裡只看得見「內在問題呈現的外部現象」,而看不見「外部現象呈現的內在問題」。

打電玩、喝啤酒、吃炸物、看電視、嗑瓜子……都只屬於「外部現象」。

「內在問題」可能是——老公有壓力需要排解(比如和同事相處遇到問題)、有焦慮需要宣洩(比如工作遇到瓶頸)、純粹想打發一天的乏味(比如工作內容太無聊)、心情煩躁不安(比如被客戶不斷糾纏)、需要一個人靜一靜(比如工作環境太吵雜)……總之,內在問題可以有很多很多,但最重要的是,對於很多男生來講,打電玩,是一個「自我排解負面情緒」的重要管道。

而這世上,有好多人(尤其是女生)搞不懂這一點。

對於很多女生來說,男生打電玩的時候(對男生來說,我們正在排解負面情緒),她們會覺得那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「問題」。結果,男生被迫放下電玩了(對男生來說,我們的負面情緒無法排解,全部憋在心裡),這時女生反而覺得:「耶!太好了!我終於管得動他了!」

唉,好像男生是沒負面情緒、或是有負面情緒也不需要處理的動物一樣。

*

最可怕的是,要男生戒掉電玩的女生。

要男生戒電玩,等於是要女生別看劇,是在把我們所在意的、需要的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、可以宣洩負面情緒的重要管道,給硬生生地強行拔掉。這個時候,妳要我們男生怎麼排解壓力?

妳說男生壓力無處排解,可以去跑步?去健身?去和朋友聊天?可問題是,每個人排解壓力的方式本來就不同,有些男生可以透過跑步和健身紓壓,但有些男生不行,我們就是要在家裡打電玩才能紓壓啊!妳說我們可以和朋友聊天?妳知道我們和朋友聊什麼嗎?就是抱怨女生愛到處管,搞得我們大家都不能安心在家裡打電玩!

是啊!多麼可惜,有好多女生覺得,男生打電玩是幼稚的、長不大的行為,卻不知道這種標籤化的認知本身,其實才是真正不成熟的。更遺憾的是,在這種荒謬理解的耽誤下,有好多原本喜歡打電玩的男生,就這麼被活生生地剝奪了那美好的、有趣的、可以盡情宣洩負面情緒的重要工具。

再更遺憾的是,有的男生會因為別人的管控與禁止,負面情緒無處宣洩,在沒了電玩以後,反而開始「變壞」,開始變本加厲學喝酒、學抽菸,想要更用力地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。而女生呢,還是沒發現問題背後的核心,又手忙腳亂地想控制、想剝奪,繼續新一輪的惡性循環。

*

魚群我知道,在很多人眼裡,打電玩和抽菸喝酒一樣,本身沒有任何意義。可是他們卻不會進一步想,這些他們覺得沒意義的東西,可能是好多好多人(甚至是身邊最親密的人)眼中,極為重要的「負面情緒疏導工具」。

可是呢,多可惜啊!許多人不願意這樣理解電玩,或不知道要這樣理解電玩,他們禁止別人用自己討厭的東西來減壓,甚至妖魔化這些東西,他們大聲宣揚,自己討厭另一半打電玩,討厭另一半學喝酒學抽菸……唉,連原因也不願意問,連自己的理解都不願意檢討,就只是因為自己看不慣,所以就要趕快禁止,就要別人來迎合。

你覺得這種人真正在乎的,是別人還是自己?

下面這句話,我雖然不願意說,但想來想去,實在沒有更好的說法了——在這些人眼中,他們只看得到自己,只有自己的情緒問題才是問題。

這種人的骨子裡,其實是非常自私的。

而最可嘆的是,這種人要是當了母親,往往會把自己這套粗淺的理解,強行複製到小孩身上,禁止自己的小孩打電玩,用電玩宣洩負面情緒,強迫小孩只能用「她認可」的東西來紓壓。

你說小孩就是需要靠電玩才能紓壓怎麼辦?不怎麼辦,我前面就說過了,對於那些禁止他人打電玩喝酒抽菸,禁止他人做一切自己討厭的事的人來說,別人的情緒問題,對她們而言不是問題。

電玩很危險啊!會耽誤學習、會耽誤上進的啊!你不要隨便亂碰!我當初可是花了好大的力氣,才成功阻止你那個幼稚的老爸打電玩的!現在他愛抽菸愛喝酒我管不動了,不過你我還管得動,我不要變得跟他當初一樣!

是啊,你來評評理……

到底是誰,才是真正的「不成熟」呢?

你可能也喜歡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