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完全迷上了〈這是我的戰爭〉(This War of Mine)。
這是一款以波士尼亞戰爭為背景的生存遊戲。在遊戲中,你要操縱幾位平民,並設法讓他們在戰爭中活下去。第一次玩,極為震撼。撐不過十五天,三位平民全數死亡。
他們分別是怎麼死的呢?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是第一位死亡的平民——帕夫列(Pavle)。
當時,我讓帕夫列拿著刀到超市蒐集物資,結果在門的一頭,看見一個士兵正想非禮一個女子,那個士兵手上有步槍。
當下,我非常認真地思考一件事:在現實中,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形,我會救她嗎?
如果是你,你會去救那位可憐的女子嗎?
坦白說,如果不玩這遊戲,我還真沒想過這問題。
在現實中,我應該不會救。因為我知道,自己沒學過任何近身肉搏技巧,在面對全副武裝的士兵時,拿著小刀去拼搏,跟自殺沒什麼兩樣,而那位女子,照樣逃不過悲慘的命運。
不過,在我腦中閃過這種想法的下一秒,我突然覺得自己好懦弱。
「難道,我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個渾蛋士兵,在我眼前玷汙那可憐的女子,然後什麼都不做嗎?」
〈這是我的戰爭〉(This War of Mine)遊戲畫面。
*
那個時刻,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電影《金陵十三釵》的某個場景。
在日軍佔領南京後,有一些小女孩跑到國際安全區尋求庇護,但日軍完全無視國際法,直接拿著槍衝入教會。當時,由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牧師,看著小女孩們被日軍拖在地上不停尖叫,他憤怒地拿著紅十字大旗,對著在場的日軍大喊:「這是神聖的地方!她們是小孩!你們已經違反了人道主義!這裡沒有軍人!你們無權在此!我是神父,我以神的名義,要求你們立刻離開!」
然後,小女孩們跑到牧師身後,一位日軍將領拿著軍刀走向神父,用極其瘋狂地眼神瞪著他,然後舉起刀,用力往紅十字大旗砍下去。他當時只說了一句話:「我要吃了你們。」
最後,神父依舊阻止不了日軍的暴行。小女孩們四處逃竄,但她們如何逃得過這場災難呢?那些拿著槍的日本士兵,用力撕扯著小女孩們的衣服,其中一位女孩奮力掙扎,結果從二樓摔到一樓當場死亡,神父倒在樓梯間,用絕望的眼神看著這一切。
我當時心想:「馬的,你不是蝙蝠俠嗎?趕快做點什麼啊!」但我其實很清楚,在那一刻,在有槍的日軍前面,他什麼都做不了。
後來,在無盡的絕望下,英雄出現了。李教官從遠方狙擊一位正想姦淫女孩的日軍,一槍射過心臟,那位士兵當場死亡。因為有狙擊手出現,日軍便迅速衝出教會尋找李教官,女孩們因此逃過一劫。
牧師約翰。
*
在遊戲(或現實)中,如果我有李教官的狙擊槍,我知道我會勇敢一試,看能否拯救眼前那可憐的女孩。
但我手中拿的是小刀。
就在準備轉身離開的那一刻,我腦中閃過了《金陵十三釵》的情節、閃過了克里斯汀貝爾、閃過了被日軍非禮的小女孩、閃過了李教官帥氣的身影,電光石火間,我突然改變心意,決定要向李教官看齊,於是我操縱著拿小刀的帕夫列,勇敢闖入門的另一頭,決定與那渾蛋士兵一搏,看能否像李教官那樣,來一次英雄救美。
「可是,我拿的是刀耶?拿刀要怎麼跟拿槍的輸贏?」這是我開門後的第一個思考,也是最後一個思考。
「我知道了,先把刀藏起來,看能不能跟士兵溝通。如果士兵是有辦法溝通的,那或許不用動刀動槍,女孩和我就能得救。」於是我收起刀,開了門,兩手空空地朝士兵緩緩走過去。我當時的想法是,先試探士兵的心情,如果士兵心情是不穩定的,那就先試著接近他,然後再找機會下手。
李教官。
*
可是,當我緩緩走向前,都還來不及靠近士兵,士兵便舉起了槍,對準我(帕夫列)的腦袋。
「要拿刀來和他拼一場,看能不能殺死他嗎?」當時,大約有三秒鐘的時間可以思考。
那三秒鐘,我沒把刀拿出來,而我也清楚知道,就算士兵開槍,我也不會把刀拿出來的。
因為,我真的不願意殺人,即使殺的人是很可惡的、想要姦淫女子的士兵,我還是不想殺人。
就算殺人是為了救人,我還是不想殺人。
還記得《金陵十三釵》的牧師嗎?飾演牧師的克里斯汀貝爾,他就是《黑暗騎士》裡的蝙蝠俠。
而蝙蝠俠,一直是我非常敬佩的偶像。
為什麼蝙蝠俠是我的偶像呢?因為在眾多超級英雄裡,蝙蝠俠是極少數「不殺人」的。
不殺人,就是蝙蝠俠的原則。
而電影中的反派小丑,他完全知道蝙蝠俠的弱點就在這裡——他不會殺人,那個人,也包括小丑自己。
所以,小丑設計了無數個極端的兩難給蝙蝠俠,目的就是要逼蝙蝠俠去殺人,小丑心裡完全知道,只要蝙蝠俠殺了人,他就不是什麼正義的化身,他只是跟自己,還有其他高譚市的罪犯一樣,是個沒有原則、沒有底線、為達目的可以做出任何事,那個事也包括殺人的「同類」了。
小丑曾對蝙蝠俠說過一句話:「只要你不出現,我就一天殺一個高譚市民。」他知道,蝙蝠俠不會對高譚市民見死不救,這是蝙蝠俠唯一的弱點——他沒辦法承受這一切。
「來,蝙蝠俠,殺死我!」小丑對蝙蝠俠說:「只要你殺死我,高譚市民就能得救。」
「只要你不殺死我,我就一天殺一個高譚市民!」
最後,蝙蝠俠有沒有因此殺了小丑?有沒有為了救人而殺人?
他沒有。他只對小丑說了一句:「我不會殺你,但我也不會救你。」
這就是蝙蝠俠唯一的弱點——他不殺人。
蝙蝠俠。
*
這一切,在遊戲裡,只有短短三秒鐘。在這三秒鐘,因為克里斯汀貝爾,我從《金陵十三釵》想到了《黑暗騎士》,從試圖守護女孩的牧師想到了不殺人的蝙蝠俠。
「為了救人而殺人,我殺不殺?」這問題,在遊戲中,我自問過好多好多次。
而我的答案,跟蝙蝠俠一樣——不殺。
「可是,你不殺了那渾蛋士兵,那女孩就要被姦淫耶!說不定連你自己都要因此送命,你確定你真的不殺嗎?」在內心深處,好像有小丑在這樣對我說。
「我會阻止他,就像阻止你殺高譚市民那樣!」可是,我心中還有蝙蝠俠的聲音。
「你怎麼阻止?你不殺他怎麼阻止?趕快殺了他啊!」小丑一直這樣對我說。
「不行!我就是不殺人!就算那個人是小丑你,我也不殺!因為我跟你不一樣!」我知道此時此刻,蝙蝠俠會這樣跟小丑說。
最後,三、二、一、碰。
士兵開槍了。帕夫列慘死槍下,而女子依然沒有逃離她悲慘的命運。
我必須承認,即使士兵開槍,即使帕夫列死亡,我還是沒有後悔做這個決定。
因為我和蝙蝠俠一樣,過不了心裡那關。我真的無法為了救人而殺人。
沒錯,我會很自責、很內疚、很難過、很遺憾、很抱歉……但如果再讓我選一次,我還是不會殺人。
和蝙蝠俠一樣,我寧願死,也不要變得跟那個渾蛋士兵一樣。
而一旦我殺了人,我就變得和他一樣、變得和小丑一樣了。
我不想和他們一樣。
我相信蝙蝠俠,他在此時此刻,也會做跟我一樣的決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