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怎麼寫出一篇好文章?這問題,其實很容易回答。
有人說,好文章要注意標題、要善用佳句、要詞藻華麗、要起承轉合、要文筆流暢、要情感細膩、要易於閱讀、要首尾呼應……是的,這些標準全部都不重要!或者說,那只對在乎分數的考生才重要。
因為,如果要符合上面所有標準的文章才叫好文章,那別說學生和老師了,連神仙也寫不出來好嗎!就算神仙寫得出來,真的可以拿六級分,說不定都會還被眾人嫌濫情、嫌做作、嫌噁心咧!
所以,到底要怎麼寫出好文章?關於這個問題,我聽過一種最棒的解讀是:「好文章的共通點,是你可以感覺得出作者是真的『有東西想說』(have something to say),而不是『為了說而說』(have to say something)。」這是一位老教授在閱盡天下書籍之後的心得,我聽完以後大為驚呼,覺得這老先生說得真棒!
是的,所謂的「好文章」,就是要讓讀者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那種迫切想表達的渴望!因為這種渴望,會在文章中帶出一股微微失控的激情,而這種隱藏在文字裡的深邃而細膩的情緒,才是文章能夠吸引人、能夠感動人的最大原因!
反之,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說而說,內心根本沒有想表達的渴望,只是單純為了湊字數而寫,那就算是神仙來掰,一樣還是會掰得既彆扭又難看,文筆再好都沒用。因為讀者不是笨蛋,而是有情緒的個體,文章有沒有想法、有沒有精神、有沒有氣韻、有沒有觀點、有沒有感情,其實大部分的人都看得出來。所以,寫出好文章的秘訣是什麼?最最重要的一點,是你真的有話想說,真的有觀點想表達,心中真的有股「非說不可,不說出來會憋出內傷」的強烈表達欲望!
就像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的:「智者說話,是因為他們有話想說;愚者說話,是因為他們非得說話。」先有強烈的表達欲望,寫出來的字句才有情緒的震盪起伏,字句有了情緒的震盪起伏,文章才會是「活」的,活的文章,才有可能引發人的感受與共情,能引發人的感受與共情的文章,才有可能是一篇真誠而充滿魅力的好文章!
謝謝大家。
*
所以,到底要怎麼寫出一篇好文章?
第一步,先明確問題。如第一段。
第二步,選定關鍵字,列出常見觀點。如第二段。(我抓的關鍵字是好文章。)
第三步,推翻常見觀點,解釋理由。如第三段。
第四步,重述問題,建立新觀點。如第四段。
第五步,對新觀點進行深入詮釋。如第五段。
第六步,激化反面立場,深化讀者對新觀點的認同。如第六段。
第七步,提供論據,並對新觀點進行總結。如第七段。
第八步,謝幕。如第八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