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工作,都是為了想要實現財富自由。甚至,有人還沒開始工作,就開始幻想著、規劃著如何才能實現財富自由。所以今天,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「財富自由」。
首先,要聊財富自由,永遠無法脫離兩個最基礎的問題。
第一:什麼是財富自由?
第二:人為什麼會想要財富自由?
先從第一個問題開始:什麼是財富自由?
你說財富自由還不簡單,不就是錢多到花不完嗎?
那麼問題來了,要多到什麼程度呢?五百萬?一千萬?兩千萬?一億?你心裡有沒有一個底?
很多人到這邊,其實就回答不出來了。
不過沒關係,換作是我,可能真的也答不出來一個具體的數字。
因為我們都不是上帝,不知道自己的大限之日在哪一天,如果我知道自己會活到一百歲,那我可能需要準備一千萬以上的養老金,但如果我知道自己明天就會出意外,那別說一千萬了,就算有一千億,對我來說,其實也沒太大的意義。
所以,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,既然我們都沒辦法預測自己可以活多久,也沒辦法錨定出那個實現財務自由的「邊界值」,又怎麼會想要設定一個「財富自由」的目標去追尋呢?
接下來,我就要繼續來延伸到下一個問題,也是更重要的一個問題,那就是:
人為什麼會想要財富自由?
*
你說人為什麼會想要財富自由?我思來想去,覺得答案只有一個,那就是「不想工作」。
很多人口中所謂的財富自由,其實背後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渴望,那就是他想要「不工作就有錢」。
至於錢要多到什麼程度才夠?老實說很多人自己也搞不清楚,多數時候只會用「越多越好」或是「有車有房」或是「一個月至少N萬」來模糊化這個問題的答案。
而這樣,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自我說服邏輯一一
你問我,我的夢想是什麼?我告訴你,我想要財富自由!因為我不想工作,我想要不工作就有錢!
你再問我,要多少錢才覺得夠?我回答你,當然是越多越好,最好是有車有房,然後每個月至少再有個五萬,反正大餅隨便畫,反正沒人嫌錢多,我愛說多少隨我高興。
這種自我說服,既簡單又粗暴,邏輯上看似好像站得住腳,也沒什麼可以反駁的餘地,因此幾乎成了社會人回答人生目標時的標準答案,於是很多人就信了這套邏輯,就這麼把這個目標當成自己大半輩子的追求。
要多久才會爬出來呢?我不知道。我只知道很多人一掉進去,就一直被困在裡面,困了一輩子。
沒錯,就是一輩子。
*
到這邊,我們要再回溯到上一段的那個結論。
你說人為什麼會想要財富自由?我思來想去,覺得答案只有一個,那就是「不想工作」。
說到這裡,我就要問一個更直接的問題了:人為什麼會不想工作?
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,也很殘酷,那就是——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人,其實並沒有很喜歡自己的工作!
這個想法是這樣的一一因為我不喜歡我的工作,所以我才想要趕快財富自由,因為一旦財富自由了,我就可以逃離這個我不喜歡的工作了!
至於你說,財富自由了以後要幹嘛?坦白講,十個講財富自由的,我認為大概有八成的人,心裡根本沒好好想過這件事。他們多半會用「我有錢之後,想幹嘛就可以幹嘛啊」之類含糊的廢話帶過。
當然,我沒有反對任何人去追求所謂的財富自由,但是我必須提醒,這個看似充滿誘惑力、充滿想像空間的模糊字眼,其實很容易蒙蔽我們的眼睛。我當然不否認錢很重要,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有很多錢,但是我尤其警惕自己要小心「財富自由」這四個字吹出的巨大粉紅泡泡。
*
對我而言,能不能實現財富自由,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。因為比起財富自由,我更關心一件事一一
我每天工作的這幾個小時,是更多的感受到快樂?還是更多的感受到痛苦?
我知道人的一生是由每一天所組成,而周一到周五的每一天又是由大約8小時的睡眠、8小時的工作、8小時的下班休閒時間所組成,所以我更在乎的是那8小時的工作時間,帶給了我怎樣的生命體驗?
如果我更多的是感受到快樂,不是感受到痛苦,而工作提供的報酬又是我可以接受的,那我根本不需要急著去實現什麼財富自由,因為此時此刻,我就已經達到了我內心世界的美好平衡。
至於要不要去追求什麼財富自由?對我來說根本無所謂,我關心的是每一天生活過得開不開心,有沒有達到我心中所嚮往的幸福、美好與平靜。如果有達成,那其實就夠了。多工作一天,我都感覺是多「賺」了一天。
這裡的「賺」可不只是在講錢而已,而是一種超脫外物的、一種發自內心感受到的生命高峰體驗。努力去實踐這種心態、盡力去追求這種踏實、連貫且綿延不絕的內在喜悅感與滿足感,對我而言,這才是比抽象的「財富自由」更加珍貴耀眼、更加值得擁有和守護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