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的研究

偶爾看看新聞,每當意外發生,有人不幸罹難,總會有許多人在下方打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而且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。所以這篇文章,想和大家正經地來好好聊一聊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

我不是學佛的,但對佛家稍有研究。如果理解有誤,也請不吝指教。

Continue Reading

夢想就是賺很多錢?

賺很多錢,可以是一種「夢想」嗎?我一直都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。如果有一個人對你說,他的夢想就是賺很多錢,你會不會覺得哪裡怪怪的?

「賺錢」這件事,非常重要,我想大家都同意,我當然也同意。它可以是人生的追求、它可以是人生的目標,但它可以是人生的「夢想」嗎?它跟我們所理解的「夢想」,真的是同一件事嗎?

我覺得不是,而且恰恰相反——我認為「夢想」這東西,究其本質,其實恰恰是比較難賺到錢的。

因為我幾乎沒有聽說過,有誰追求夢想的理由,竟然是因為「追夢有錢賺」的,通常聽到的都是「夢想不能當飯吃」居多。因此一邊追求夢想,一邊還可以賺很多錢,這顯然不對勁。這兩件事情從本質上來看,明明就是互相矛盾的。

Continue Reading

別害怕做選擇,也別害怕換選擇

選工作的時候,有很多可以考量的點。比如說:一個月的薪水、一天的工時、工作內容難易、公司額外福利、是否保證月薪、是否有發獎金、是否日夜輪班、工作壓力大小、出差與否、工作地點遠近、公司部門風氣、主管同事脾氣、主管同事素質、升遷可能性、職業發展性、產業發展性、未來跳槽機會……真要列舉,還真的是講都講不完。

判斷標準可以有這麼多,那到底該怎麼選擇一份工作?我覺得這不是一道選擇題,而是一道哲學題,一道關於「你有多認識自己」的哲學題。

我一直都相信一句話,那就是工作要找最「適」(適合自己),而不是最「優」(因為根本沒有最優)。

A工作錢比較多,但是壓力相對大,工時相對長;B工作錢比較少,但是壓力相對小,工時相對短。請問A和B,哪個好?

Continue Reading

什麼才是隔離我們的囚籠?

疫情期間,經常聽到「隔離」這個詞。

我之前聽一個在德國工作多年的朋友說,因為工作的關係,他已經好久沒回台灣了,他其實一直想回來,但遲遲沒有找到合適的時間與機會,他告訴我,待久了以後,他感覺自己好像被「隔離」在國外,回不了家。

他當時用的是「隔離」這個詞。那是第一次,我對「隔離」這個詞,有了不太一樣的體會。

Continue Reading

親愛的,這就是我離不開妳的理由

原始發表日期:2022.02.26

親愛的,妳知道這世上,為什麼有「濫好人」這個詞,卻沒有「濫壞人」嗎?因為我們這個社會,對好人的標準,其實嚴苛的不可思議。

一個人對別人太好,好到不像話,好到連自己的利益都不顧,竟然都還可以被有心人扣上一頂「濫好人」的壞標籤,甚至要這個「過分的好人」檢討自己,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荒謬與悲哀。

Continue Reading

人活著,應該擁抱更多責任,還是擁抱更多自由?

什麼是「責任」?責任,牽涉到一個人,對某個「社會角色」的理解。

永老師:「小新,你每次功課都不準時交,到底還是不是『學生』啊?」

小新:「老師,妳這問題很奇怪,我當然是『學生』啊!我這學期有繳註冊費,還有拿到學生證,怎麼可能不是『學生』?」

在這裡,吉永老師和小新,在對於「什麼是學生」這個問題上,出現了一個分岐。

吉永老師認為:有準時交作業,才能稱得上是一個「學生」。

小新則認為:有繳註冊費,有拿到學生證,就能稱得上是一個「學生」。

請問,你覺得誰說得對?

Continue Reading

寫作就像打電玩,沒什麼了不起的

魚群我寫過書,也寫水瓶集,偶爾會有朋友對我說:「欸我覺得你好有才華喔!」

每次聽到別人講這句話,我都會覺得很莫名其妙。因為我一直都覺得,會寫文章,根本不能稱得上是一種「才華」啊!對我來說,它就只是一個興趣,如此而已,完全不是特別什麼了不起、特別值得驕傲、甚至特別值得一提的事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「拒絕」的藝術

在〈成不成熟,都在這一念之間〉這篇文章中,我提到了一個關於「成熟」的標準,叫做——

成熟,就是一個人「懂得體察別人的情緒,並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想」。

反之,什麼叫不成熟?不成熟,就是一個人「不懂得體察別人的情緒,不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想」。

而這篇文章,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,在這個標準的背後,藏著怎樣的「Bug」(漏洞)!

沒錯,這個關於成熟的標準,看似好像很正常,但其實是有問題的。而且你相信嗎?這個問題,我們不僅經常在生活中碰到,而且還時不時跳進去!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