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書出版: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2》!

大家好,正式和大家介紹我寫的第二本書 —

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2》!

◆出版日期:2023/06/01

這是我寫的第一本書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》的續作,在這本書中,你除了會看到許多精彩有趣的故事,也會看到一些新人物的登場,以及近乎所有舊人物的後續。此外,我也加入了很多第一本書沒有的元素,詳細內容為何,這裡就賣個關子,請大家自行去閱讀體驗了。

續作與第一本書的差異在於:這次出版的是電子書。目前我暫無出版實體書的打算,因為走傳統紙本出版,會因為印刷成本大幅限制文字與圖片的內容上限,但電子書出版不會有這個問題,這給了我創作上最大的空間與自由度,讓我能夠更專注於內容上。所以我有信心,也相信在質與量上,這本書都能大大超越前作!

關於書的內容,我在這裡並沒有特別想說的東西,因為所有我想表達的人事物,都已經全寫在書裡了。

還是那句老話,希望故事裡的所有風景與悲歡,能陪伴每位有緣人,度過一段美好值得的時光,這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心願。

再次誠摯地邀請各位走進這片烏托邦世界裡探索。

我們故事裡相見!

Continue Reading

淺談「靈感」:寫作的靈感,是怎麼誕生的?

所謂的「靈感」,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東西,許多從事創作的人,常常會說自己「沒靈感」。而你有想過嗎?「靈感」這個東西,究竟是怎麼來的?

首先問,正常情況下,你是怎麼去理解「靈感」的呢?最常見的,就是「先畫一個人,人的頭頂有一顆電燈泡,電燈亮了,就代表有靈感;電燈沒亮,就代表沒靈感」——這是最容易理解,也最具誤導性的解釋方式。

Continue Reading

寫出好文章的秘訣?

要怎麼寫出一篇好文章?這問題,其實很容易回答。

有人說,好文章要注意標題、要善用佳句、要詞藻華麗、要起承轉合、要文筆流暢、要情感細膩、要易於閱讀、要首尾呼應……是的,這些標準全部都不重要!或者說,那只對在乎分數的考生才重要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〈寫作心法〉:斷尾法則

該如何讓自己的寫作能力不斷變強?我以前在寫《那些旅行我的事》的時候,偶然發現一種方法,這種方法對我來說非常實用,趁著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,我喜歡把這套方法叫做斷尾法則

在一般的理解中,斷尾的意思是故事只講到一半,就不講了。但我這裡說的斷尾是先把故事講完,然後再刻意截斷我舉個例子,比如在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》這本書中,總共有四十四個彼此獨立的故事,那麼,在寫書的過程中,我會先準備五十四個的故事,寫完以後找三個不同的時間,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各看一次,每次紀錄自己覺得最看不順眼的十個故事,然後砍掉它。

Continue Reading

給想當作家的朋友們

魚群我寫過書,於是很多人會稱呼我為作家,每次聽到這個稱謂,心裡都感到既榮幸又複雜。會榮幸,是因為我始終以作家這個職業為榮;會複雜,是因為我始終不知道,別人口中所說的作家,和我腦海裡想的作家,倒底是不是同一種人。

Continue Reading

尊重專業的前提

我們常說:要尊重專業。這句話沒錯,但是有個前提,那就是你得先達成某種程度的水平,或是讓人信服自己有那一方面的才情,否則,我們需要做到的,頂多是基本的「禮貌」就足夠了。而如果,你想從別人身上得到特別一點的禮貌,也就是「尊重」,那必須靠自己的專業去贏得,這很不容易,因為有人會挑剔、有人敢質疑。

Continue Reading

Q:被退稿,心情低落怎麼辦?

Q:魚群,我投的稿子最近被退了……我花了很多心力完成,但還是沒有成功過稿,心情很糟……編輯有給我一點修改建議,但想到要重新修改故事就覺得很崩潰……請問我下一步可以怎麼做呢?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?

這位朋友,如果你能收到出版社寄的退稿信,那我得先恭喜你,因為大部分的出版社退稿是不會通知的,以我的經驗來說,投出去的稿子,經過三個月後,收到退稿信的比率不到三成,七成是完全沒下文的,而剩下的三成退稿信裡,大約有九成是制式退稿信,也就是不含任何修稿建議的退稿信。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