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〈女演員〉與〈一邊夢遊,一邊鎌倉〉有感

最近手頭上有不少連俞涵的書,今日下午閒來無事,便一口氣把〈女演員〉和〈一邊夢遊,一邊鎌倉〉兩本書翻完。

我一直以為〈女演員〉是在講述如何成為女演員的心路歷程,結果翻開以後,才發現這是一本詩集。

不過沒關係,我是雜食性讀者,什麼題材我都有興趣涉略。剛開始看,就發現自己的理工腦,有點難駕馭這種感性的詩集。

給大家摘錄幾個有意思的片段:

我只有一個世界

裝不進太多人

我只有一種表情

任何喜怒哀樂都與我無關

我只會一種語言

不需要你來翻譯

我只有一顆心

可以交給你

以上這首詩的標題,叫做〈毫無上進的心〉。

首先我先強調,這是一本很棒的書!裡面有很多不錯的描寫,我只是想表達自己在閱讀時的一些心境與感受。

寫文章的時候,我特別注重邏輯和因果關係,因為我特別在意自己想表達的意思,能不能精確地傳遞給讀者。

但我發現「詩集」這種文體,似乎不是很在意所謂的「精確表達」,因為整本書看下來,有很多邏輯斷裂的地方,需要讀者自行介入腦補與想像。

比如說,當我把上面這首詩,兩句兩句拆開來看時:

我只有一個世界

裝不進太多人

「OK,句子到這邊可以理解,作者想表達自己留給他人的空間並不多。」

我只有一種表情

任何喜怒哀樂都與我無關

「咦?這句話是什麼意思?這句話跟前一句話,有什麼關係嗎?作者為什麼只有一種表情?那種表情是什麼表情?」

我只會一種語言

不需要你來翻譯

「咦?這跟前兩句話,又有什麼關係?作者是想表達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解,所以不需要別人多說的意思嗎?」

我只有一顆心

可以交給你

「等等,這跟前三句話,又有什麼關係?為什麼心突然就可以交給你了?而詩中的你又是誰?」

然後這首詩的標題,叫做〈毫無上進的心〉。

「九斗媽爹!所以詩裡的心,原來指的是上進心嗎?所以這不是關於男女情愛的理解嗎?」

後來我發現,詩集這種文體,完全不能拿理性的腦去閱讀,邏輯一旦介入,就會讀得非常頭疼。

這首詩是出現在前面的篇章,自從我發現這個閱讀的習慣需要改變以後,我就試著抽離自己的邏輯,不要再用「理解」的角度,而是純粹用「欣賞」的角度來讀詩,發現真的輕鬆許多。

*

後來,我翻到了一首我覺得還不錯的詩,詩的標題叫做〈你在,也不在〉。

故事說完了

你還在聽

音樂停下來了

你還在旋轉

夢都醒了

你還在熟睡

你總是慢了別人一拍

又活得比別人長一點

被留下來的人

必須負責說故事

這首詩我個人蠻喜歡的,我試著不要用「理解」的角度,而純粹用「欣賞」的角度來讀詩,發現真的輕鬆很多。

至於,留下來的人,我想應該是兩人分手以後,對方已經往前走了,自己還處在原地,自己還困在這段感情裡,因為還沒走出來,還被困在兩人的故事裡,所以才必須負責說故事,藉由傾訴來得到解脫吧!

這是我自己的理解。最終,我發現我還是想把事情搞個明白,我還是會忍不住想把自己的理解弄得更 make sense 一點。

我再分享一首我蠻喜歡的詩,是在幾乎最後面的地方,詩的標題為〈開始與結束〉。

雨停了

還是有雨的味道

鳥飛走了

我還是在城市裡撿到羽毛

想去更遠的地方

就該把眼前的人遺忘

如果知道自己將什麼都不記得

現在就盡情地為所欲為

只是

雨停了

還有你的味道

撇開「理解」不談,純粹把這首詩當成一種藝術品來「欣賞」,確實蠻有意思的。

  *

後來,闔上了〈女演員〉,改看〈一邊夢遊,一邊鎌倉〉。

如果說〈女演員〉是一本詩集,那〈一邊夢遊,一邊鎌倉〉大概比較像是帶著各種風景與人像攝影的私人日記,夾雜著對於過往生活記憶的懷念,還有對生活和旅行的一些見解。整體讀下來很輕鬆,很久沒有讀這類的散文集了,剛好幾個月後會去日本,看了書以後,突然對鎌倉這座城市有種特別的好奇與憧憬。

不過談起日本,我個人最想去的地方還是北海道,因為我實在太愛〈黃金神威〉這部漫畫了,哈哈哈!

今天度過了一個寧靜而愜意的午後,隨手翻翻書、簡單寫寫文,然後騎著腳踏車回家。

回家的路上,看到夕陽如星沙般閃著微光,在蒼翠的田野上漸漸沒入雲端,那光影的變化甚是美麗。

我站在路邊看得入神,就像自己也在世間裡夢遊一般。

我很開心,因為今天,我做了一場好夢。

你可能也喜歡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