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世上有很多詞語。
比如說,「愛」是一個詞語、「旅行」是一個詞語、「台北101」是一個詞語、「東京鐵塔」是一個詞語。
而所謂的詞語,大致可分為兩類,一種是「凝聚式詞語」,另一種是「發散式詞語」。
「凝聚式詞語」的意思是:這個詞語本身是具體的、可以被人的理解所統一的。
比如上面提到的「台北101」和「東京鐵塔」,這兩個詞語都是屬於具體的凝聚式詞語。
因為這世上只有一個台北101和一個東京鐵塔,所以,當我在講「台北101」的時候,你腦子裡所想的那個「台北101」,以及其他人心中所想的那個「台北101」,它都會是指在台北市裡面那棟最高的摩天大樓,沒有例外。
同樣的,「東京鐵塔」也是一樣,當我講「東京鐵塔」的時候,你不會想成北京的紫禁城,或是巴黎的巴黎鐵塔,因為這世上只有一個東京鐵塔一一在日本東京都的那個東京鐵塔。
這就是「凝聚式詞語」。
而接下來,我要跟大家分享一個很簡單、很重要的觀念,那就是一一
這世上,只有凝聚式詞語,才有所謂的真與假!
因為「真」的反義詞只能是「假」,而真與假的判定,必須只能建立在一個夠具體的詞語上。
比如說,「台北101」夠具體,「東京鐵塔」也夠具體,所以才有「真的台北101」或「真的東京鐵塔」這種話。
「台北101」這個詞語夠具體,所以才有所謂「真的」101。
「東京鐵塔」這個詞語夠具體,所以才有所謂「真的」東京鐵塔。
*
而相反的,這世上除了有許多「凝聚式詞語」之外,還有大量的「發散式詞語」。
比如說「旅行」。
我問你:什麼是「真正的旅行」?
是不是很難理解?
如果沒辦法理解,這不是你的問題,因為你問我,我也不知道什麼叫「真正的旅行」。
而之所以我們很難理解這個概念,問題不出在「真」,而出在「旅行」這兩個字。
「旅行」這個詞,它本身是屬於「發散式詞語」,也就是說,你講的「旅行」,和我想的「旅行」,和其他人想的「旅行」,其實說到底,根本就不是在講同一個概念。
你講的旅行,可能是你和朋友去宜蘭兩天一夜的團體旅行。
我想的旅行,可能是自己去東京五天四夜的自助旅行。
別人想的旅行,可能是去紐約八天七夜的蜜月旅行。
以上這些都是「旅行」,可是,雖然都是共用「旅行」這兩個字,但我們在講的,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。
這就是「發散式詞語」。它跟「凝聚式詞語」的最大差異就在於一一
「發散式詞語」會因為每個人的主觀體驗,而有巨大的理解落差。可是,即使理解落差巨大,它依然共用同一個詞語。
這就是「發散式詞語」。
而接下來,請容我跟大家分享另一個很簡單、很重要的觀念,那就是一一
這世上,發散式詞語,沒有所謂的真與假!
因為「真正的」這三個字,就是企圖在尋找某種「絕對的、可統一性的概念」。
但發散式詞語之所以是發散式詞語,就在於它是「永遠沒辦法被某種絕對的可統一性的概念所徹底詮釋的」。
「旅行」這個詞語太發散,所以沒有所謂「真的旅行」這種話。
*
舉個例子,當我說「真正的旅行」就是「去芬蘭洗正統的芬蘭浴」,你肯定會感覺不服氣,因為我這麼一說,其實就是在講「你沒去過芬蘭洗芬蘭浴,那你以前經歷的所有旅行,都不算是真正的旅行」。
可是,同樣的,不管你說什麼才是「真正的旅行」,我永遠都可以提出反駁,說你講得還不夠精準,這就是「發散式詞語」的威力一一它永遠可以被無限解釋,但又永遠沒辦法被解釋清楚。
說了那麼多,我只想回答一個問題,就是我一開始提出的那個問題一一
「真愛」是存在的嗎?
我的答案是一一沒有所謂的「真愛」,因為「真」與「愛」這兩個概念,本身就是互斥的,「愛」和「旅行」一樣是屬於「發散式詞語」,也就是說,我講的愛,和你想的愛,和他想的愛,根本就不是在講同一回事。「愛」這個詞,它永遠沒辦法被某種概念所徹底統一詮釋,而「真」這個詞,卻是在尋找某種絕對的、可統一性的概念,兩者在本質上就是相互矛盾的。
所以,我的理解是一一愛只能從「感受」出發,不能從「邏輯」出發,因為愛走到深處,終究還是只能從感性上去體驗,不能從理性上去理解。
「愛是體驗出來的,不是想出來的。」這就是我對「真愛」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