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是人生的必需品還是奢侈品?

這個問題很有意思,可是你知道嗎?這是個標準的假議題因為這個問題真正想問的核心,跟什麼必需品奢侈品根本無關,它只是換一種方式在問一個老掉牙的問題——「旅行」這件事,是人生的「必要」嗎?

而關於這問題,我已經旅行,是不是青春之必要?回答過了。

但是今天,我想再稍微延伸一下,從另一種角度切入探討這個問題。

關於「某某事情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」,類似這樣的問題,我們似乎已看過不少。比如說——

儲蓄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讀書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寫作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

買房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工作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結婚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

留學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運動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電玩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

請問上述這些問題,你能答得出來嗎?如果可以,請用快問快答的方式問自己,然後把答案記下來。下一段文章,我也會給出我的答案。

好了嗎?如果已經有了初步的答案,那麼接下來,換我給出我的答案。

*

儲蓄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是。讀書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寫作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

買房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工作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是。結婚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

留學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運動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電玩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

上述答案,我完全依照一種極為簡單的判斷法則,就是——與「生存」這件事「有直接相關」者,屬必要;與「生存」這件事「無直接相關」者,屬不必要。

不儲蓄不工作,我身上會沒錢,沒錢會餓死,所以儲蓄和工作是必要;不讀書不寫作不買房不結婚不留學不運動不打電玩,我身上還是有錢,有錢就不會餓死,我還是能活著,所以讀書寫作買房結婚留學運動電玩都是沒必要的。

請問你能接受我提出的這種標準嗎?你會不會覺得這種標準在邏輯上看似很合理,但總有一種說不太出口的「不舒服感」?

「確實啊!人生除了『讓自己活著』,當然什麼事都可以是不必要的啊!可是人活在世上,的如果『只是一口氣,那未免也太無趣、太空虛、太不痛快了吧!」

沒錯!你發現了嗎?這樣的標準,不是一個特別想活著的人會給出的答案(畢竟誰不想活著?),而是一個除了活著,什麼都不在意的人會給出的答案。

或者說,會這樣選擇的人,他腦中唯一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「活著」。

但請容我說一句不客氣的話,我覺得這種標準雖然合理,可是實在很無聊,因為這完全是趨於本能而下的判斷。自然界中的哪一個物種,哪一隻動物不是「除了吃和交配,什麼都不在意」?而如果人活著也完全趨於這種判斷,那人的腦袋和路邊野貓野狗的腦袋有什麼不同?

當然,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,也是要想辦法在這世上活下去。我只是想強調,人類和其他物種最大的差別,就是我們除了吃和交配,還會在意其他事。

*

一個人餓了好幾天,看到一顆紅色的大蘋果會不禁流口水,這樣的反射動作,路邊的野貓野狗也會。可是你知道嗎?人和貓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,貓狗流著口水就衝上去把蘋果吃光了,可是一個人類藝術家看到這顆紅色的大蘋果,或許能夠欣賞到這顆蘋果的顏色的美,他可能會流著口水忍著飢餓,先拿起畫筆把他所看到的東西畫下來。

同樣的,如果一個人類攝影師看到這顆紅色的大蘋果,或許也可以欣賞到這顆蘋果形狀的美,他可能也會流著口水,先拿相機把他看到的東西從各種角度拍下來;如果一個人類作家看到這顆紅色的蘋果呢?他也可能會先描述一下蘋果的外型、用鼻子感受一下蘋果的香氣,咬下一口之後,先停下來紀錄蘋果的口感……

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?因為人類不只會觀察,最重要的是——人類還懂得「欣賞」。

我們除了吃和交配,除了滿足口腹肉體的歡愉,除了想要活下去,還會在意其他「精神上更高層次」的東西,比如說「美」、比如說「善」、比如說「正義」、比如說「良心」……

這種事,在自然界中只有「人類」這個物種做得到。

*

所以,請容我重新回答一次第一段提出的問題,上一次我是用「是否威脅到生存」這個標準來判斷什麼事情是人生的必要,現在我要懷著更高一層的理解,重新回答一次問題。

儲蓄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是。讀書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是。寫作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

買房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工作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結婚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

留學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是。運動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不是。電玩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是。

旅行,是不是人生的必要?是。

而旅行,是人生的必需品還是奢侈品?必需品。

為什麼旅行是必需品?因為魚群我人生的講究之一,就包含旅行。而我會講究的東西,對我來說就是必須的。就像對我來說,我會講究讀書寫作和電玩,所以讀書是必需品、寫作是必需品、電玩也是必需品。

當然,我完全知道旅行要花錢,可是我不會說「要花錢的東西」就等於「奢侈品」。因為錢賺來以後,本來就是要花出去的,重點永遠在一個人願意把他自己賺來的錢花在哪邊,因為那才代表了那個人的講究、那個人的在乎,以及那個人與別人「哪裡不一樣」。

反之,一個人如果賺到了錢只是拼了命留在身邊,那並不代表那個人很節儉,而只代表兩種可能:一是那個人窮怕了,沒錢在身邊就沒有安全感;二是那個人什麼都不在乎,活著沒半點偏愛,以至於有了錢也不知道要去哪裡換取快樂。

對於這兩種人來說,多半都會把旅行理解成一種「奢侈品」,因為他們所相信的價值觀,多半就是我一開始提到的那種——與「生存」這件事「有直接相關」者,屬必需品;與「生存」這件事「無直接相關」者,屬奢侈品。

「旅行會花我的錢!會妨礙到我的生存!不旅行又不會少一塊肉!沒事幹嘛去旅行!」這樣想沒什麼不好,也沒什麼不對,只是在我眼中,這樣想的人會和旅行中很多可以體驗到的樂趣擦肩而過,如此而已。

我相信每個人活在世上,或多或少都有屬於自己的講究。

就像我的講究是寫作旅行、閱讀、電玩、電影……

對我來說,這些美好事物的背後,都藏有許許多多值得我花一輩子去探索的精彩。

而我也願意花很長很長的時間跟這些精彩周旋,好好觀察這些事物的美。

畢竟我知道,人生這道題根本沒有答案,也沒有什麼是必須或應該的。

也就是說,不管一個人選擇探索什麼都可以是對的,當然,也都可以都是錯的。

一切的一切,就看那個人更想要什麼、更講究什麼而已。

因此,旅行到底是人生的必需品還是奢侈品?關於這問題,要看一個人把他講究的重點放在哪裡。

當他講究的重點是「旅行的經歷」,那對他來說,旅行當然可以是一種精神上的必需品;

同理,當他講究的重點是「錢財的損失」,那對他來說,旅行當然可以是一種經濟上的奢侈品。

沒有誰對誰錯,也沒有誰好誰壞,只是兩種人講究的東西有分歧,以至於對於什麼是必需品和什麼是奢侈品,存在著不同的界定而已。

你可能也喜歡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