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,可以用來探索人生方向嗎?
這問題,真的很有意思。跨離自己的舒適圈,和世界發生故事,確實有機會豐富你的生活、開闊你的視野、增廣你的見聞。但我必須先提醒,如果旅行前,你沒有帶任何目的,那旅行結束後,還是有很高的機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哪裡。
為什麼?我們先把問題中的「旅行」換成「閱讀」,再重新理解一次問題,一切就會清晰很多了。
比如說,你這樣問我:「魚群,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,想藉由閱讀來探索人生方向,你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嗎?」
閱讀,可不可以拿來當作探索人生方向的方式?理論上可以,但實際上要找到的機會很低。為什麼?要解答這個問題,不妨先回想一下我們平時是怎麼閱讀的?請仔細想想——假如今天,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想看什麼書,你會逼自己走進書店裡嗎?如果不會,那很正常。如果會,那站在書店裡的你,第一步會走向哪裡?你心裡有任何一點想法嗎?
*
如果此時,你走向了「英語學習區」,那我想進一步問:你在走向那個區域「之前」,你的腦中是不是已經先有「我想學好英文」這個念頭了?(這點很關鍵!)你總不可能是先走到英語學習區,翻書翻了老半天之後,腦中才突然浮現「啊!我想學好英文」吧?如果是這樣,那也太詭異了!
請注意,這個挑書行為的順序,是不是「先知道自己想看哪類型的書(先有目的),下一步才是想那個區域在哪裡(尋找相應的手段),最後一步才是行動?」
是的,你想學好英文,才是首要目的。而閱讀,只是你實現目的的手段之一。
同樣的,你想找到人生方向,才是首要目的。而旅行,只是你實現目的的手段之一。
不管是學好英文還是找人生方向,「目的」一定是跑在「手段」前面的!
如果「手段」前面沒有「目的」,那坦白講,那個「手段」本身……其實你就應該理解為「目的」!
也就是說,在你還沒產生「我想學好英文」這個念頭以前,請別懷疑,「閱讀本身」就是你的目的!
同樣的,在你還沒找到所謂的「人生方向」以前,請別懷疑,「旅行本身」就是你的目的!
而,只有在你產生了「我想學好英文」的念頭,以及「我知道我的人生方向是什麼了」之後,閱讀和旅行才會向退後一步,變成「對應某個目的」的手段之一!
可以明白我的意思嗎?這個邏輯是一貫整個通的。
*
那麼,在還沒找到人生方向以前,不帶目的的旅行,真的有可能幫助自己找出人生方向嗎?
嗯……我不會說不可能,只能說非常困難,因為你很可能會面臨以下三個問題:
1.旅行面對的是世間千變萬化的可能,你不是像在書店裡找書那麼簡單,你找不到任何分類、找不到任何指引、找不到任何推薦,當面對著前方一片茫茫未知,你要如何從中摸出那個你想得到的「人生方向」?你要從哪個「點」下手?
2.你對「旅行這件事」的喜愛與熱情,有沒有辦法支撐到你「發現自己對某個領域很感興趣」的那一天?別忘了,在找到那個會讓你想鑽研的領域之前,你可能要付出很多「試錯」的時間成本,而每試錯一次,都會消磨一點你繼續尋找的熱情。
3.你有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能力去大量旅行?如果說,你只能給自己旅行一小段時間,那要在這段時間內,接觸到你會想鑽研的領域,你覺得機率大不大?
如果你認真思考後,能清楚地回答出這三個問題,則你想要藉由旅行去探索人生方向,我當然很支持。只是我想你應該也隱約感覺得出來,不帶任何目的去旅行,要找出人生方向,實在非常不容易。當然,我也不否認有人可以做到,但我相信那絕對不是常態,只是極少數極少數的幸運兒而已。
*
最後,你問我是不是因為旅行才碰巧喜歡上寫作?不,其實正好相反。事實上我一開始就是抱持著「要寫出一本我覺得值得的旅行故事書」為目的去交換和旅行的,因為我平時就很喜歡寫文章,在出國前我大概已經連續寫了四年日記,所以對我而言,寫作才是目的,旅行只是幫助我達成目的的方法之一,這個觀念,在這些年來,我從未有過任何動搖。
我清楚地知道,我喜歡旅行,也喜歡寫作。但我更清楚地知道——寫作才是目的,旅行只是輔助我達成目標的方法之一而已。我是先確定自己喜歡寫作、想要繼續寫作(先確認好目的),才開始計畫旅行的(再思考目的如何達成)。因為我知道,沒有目標的移動,就像在一片漆黑裡行走,無論走了多遠,不管在哪裡睜開眼睛,還是會感到焦慮,還是覺得自己站在原地。
最後,如果你目前還沒有任何想法,卻想透過旅行來探索人生方向,那不妨問問自己兩個問題——
1.對你而言,旅行可以是一種純粹的「目的」嗎?還是,它只能是一種「手段」而已?
2.如果他只能是一種手段,那你覺得它可以是你「達成什麼」的手段?(探索人生方向太抽象了,不算!)
如果你還不知道或不確定,而且也不接受「旅行本身」可以是一種純粹的目的,那麼,與其急著向外尋找自己,倒不如先向內挖掘自己的喜歡,然後再重新思考旅行這件事,是否能和你的喜歡相互結合,這樣的話,旅行或許才比較有機會對你綻放出意義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