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強調「做自己」的時代。
可是你知道這句格言,背後的邏輯有多麼狡猾、多麼無賴嗎?
你想想,如果今天,你身邊有個好朋友是同志,他在猶豫要不要出櫃,於是你對他大聲說:「你要勇敢做自己!」結果他聽信你的話,勇敢出櫃了。但他向身邊親友表達自己的真實性向後,卻遭到各種冷言酸語,朋友用異樣的眼光看他,同事在他背後指指點點,或許連他的親人都無法諒解。這個時候,你看他那麼痛苦,很想替他打抱不平,那我問你,你要怎麼幫你這位同志朋友辯護?
「他只是想『做自己』而已啊!奇怪了,他表達性向又沒有礙到你們,你們是在反對什麼?」
如果你是這樣想的,那身為你的朋友,其實相當危險。為什麼危險?因為你的這番思考,老實說,並沒有跟上你心中那股熊熊燃燒的正義感。而一個正義感很強,理智卻跟不上的人,往往很容易一頭熱地把別人推向火坑而渾然未知。
你知道嗎?「做自己」其實是一個坑,而你掉進這個坑裡了。為什麼你掉進去了?因為你把「做自己」,誤當成了「朋友應該勇敢出櫃」的理由——這是有問題的。
請要知道,這世間最廉價的理由,莫過於「做自己」這三個字!
為什麼廉價?請聽我娓娓道來。
*
你大學畢業後,想出國旅行一年,於是你問老媽:「媽!我畢業後想出國旅行!可以嗎?」
「不行!你要趕快去找工作!」她說。
「為什麼妳要反對?我是真的很想出國旅行啊!為什麼妳都不尊重我的意見?為什麼就不能讓我『做自己』一下?」
是的,你確實表達了「想做自己」的意願。可是那又怎樣?你老媽的反對,不也是在努力「做自己」嗎?你是真心想出國,可是你老媽,她也是真心想讓你趕快去找工作啊!那為什麼你的真心重要,你老媽的真心就不重要?憑什麼你說一句「我想做自己」,別人就該無條件支持你?認同你?順你的意?
難道你要說,只有支持你的人和你支持的人才可以做自己,其他反對你的人,他們全部都不能做自己嗎?
這怎麼可能?如果是這樣,那這世界之於你,未免也太便宜了吧!
*
再好比,大學畢業後,妳老媽一直在催婚,妳感到非常煩躁,於是妳大聲對她說:「媽!妳不要一直催我結婚好不好?我想再多享受自由的單身生活啊!難道妳就不能尊重我一下,讓我有多一點時間『做自己』嗎?」
「不行!妳要趁現在趕快找個好男人,因為年紀越大,妳會越難找對象,我是過來人,不會騙妳,所以妳要聽我的!」
「可是我就是還不想嫁啊!」
是的,妳強烈表達了「自己不想嫁」的意願,可是與此同時,妳老媽也強烈表達了「妳必須趕快嫁」的意願,不是嗎?而妳有理人家嗎?也沒有,對吧?那人家為什麼就要理妳?
有感受到了嗎?那個做自己的「坑」——當你想用「做自己」這三個字幫別人或自己辯護,那往往是沒有意義的,因為這個理由,暗自表明了「每個人都有做自己的權利」,也就是說,反對你的那一方,他們的「反對本身」,也完全享有你這個理由的優勢!你並沒有因為這個理由,占到任何一點便宜。
是的,你要做自己,完全沒問題,你要別人做自己,也完全可以。可是當有人反對你做自己、反對你支持的人群做自己,那這個時候,他們的反對,按照你一貫「要體諒大家都想做自己」的邏輯,你是不能反對他們的反對的!否則,只有你支持的人可以做自己,反對的人卻不行,只有你喜歡的人可以做自己,討厭的人卻不行,那不就是雙重標準了嗎?
*
不過,我還是要特別強調一下,前面提到的例子,並沒有要檢討任何特定人群,或是幫特定人群說話,我純粹只想就「做自己」這個格言去探討,因為這個格言實在太有趣了,它用在什麼地方、什麼時候用,幾乎從來都不會出錯,也不會讓人覺得被冒犯,怎麼使用都安全。
沒錯!這就是我覺得它最狡猾、最無賴的地方!
問:「大學畢業前,我應該先加強專業,還是先加強外語?」
答:「blablabla……總之,做你自己最重要!」
問:「大學畢業後,我應該先就業,還是直接唸研究所?」
答:「blablabla……總之,做你自己最重要!」
問:「和另一半吵架,我應該繼續容忍,還是果斷分手?」
答:「blablabla……總之,做你自己最重要!」
你看,從生涯規劃到感情疑難,不管你前面講什麼,只要最後補上一句「總之,做你自己最重要!」,幾乎就不會出錯。為什麼不會出錯?因為在抉擇中,它永遠不表態。不表態,就永遠沒有極端,沒有極端,就永遠不會受到攻擊。所以大學畢業前,到底要先加強專業還是加強外語?它沒講;所以大學畢業後,應該先就業還是直接唸研究所?它沒講;所以和另一半吵架,應該繼續容忍還是果斷分手?它沒講。
是的,它什麼都沒講,所以它才不會出錯,因為不會出錯,所以什麼責任都不用擔,久而久之,就成了一句看似有道理,實則空洞到不行的偽格言。它狡猾地藏在我們的隻字片語間,不斷模糊我們的思考、不斷干擾我們的判斷……而聰明的你,有發現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