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書出版: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2》!

大家好,正式和大家介紹我寫的第二本書 —

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2》!

◆出版日期:2023/06/01

這是我寫的第一本書《那些旅行教我的事》的續作,在這本書中,你除了會看到許多精彩有趣的故事,也會看到一些新人物的登場,以及近乎所有舊人物的後續。此外,我也加入了很多第一本書沒有的元素,詳細內容為何,這裡就賣個關子,請大家自行去閱讀體驗了。

續作與第一本書的差異在於:這次出版的是電子書。目前我暫無出版實體書的打算,因為走傳統紙本出版,會因為印刷成本大幅限制文字與圖片的內容上限,但電子書出版不會有這個問題,這給了我創作上最大的空間與自由度,讓我能夠更專注於內容上。所以我有信心,也相信在質與量上,這本書都能大大超越前作!

關於書的內容,我在這裡並沒有特別想說的東西,因為所有我想表達的人事物,都已經全寫在書裡了。

還是那句老話,希望故事裡的所有風景與悲歡,能陪伴每位有緣人,度過一段美好值得的時光,這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心願。

再次誠摯地邀請各位走進這片烏托邦世界裡探索。

我們故事裡相見!

Continue Reading

Re: 閒不下來怎麼辦?

Q:閒不下來怎麼辦?

如題,明明很累卻閒不下來,一直找事情做,把自己塞爆。

明明知道自己要休息,自己也很累,但腦中就是一直轉動,不讓自己休息。

即使我忙了一整天,也會覺得跑去追劇很愧疚,甚至失控的時候會打自己、覺得自己很沒用。

隨著寒假要到來,已經開始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,我自己分析是不是有可能只是逃避與自己相處(?

本身有憂鬱、焦慮與恐慌的問題。也有在吃藥控制,但還是想問有沒有人有類似的問題,遇到閒不下來的時候該怎麼讓自己好好放鬆,得到適度的休息?或者我該如何學習與自己獨處

本文出自〈 Dcard 〉論壇。

Continue Reading

致三十歲的自己

年近30,總覺得該寫一些對於「30」的看法了。雖然對我而言,30只是個數字而已。

什麼是30歲呢?

30歲,就是30年,就是1萬零950天,就是26萬2800小時,就是1576萬8000分鐘,就是9億4608萬秒。

有時想想,人很有趣,特別喜歡拿「年」來做為活著的刻度。

Continue Reading

哥布林評量表之 Just for fun!

在生活中的很多瞬間,總會有某些時刻,讓我很清晰地理解到,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人。

事情是這樣的,佳餚很喜歡吉伊卡哇,最近她特別喜歡哥布林,可能是因為最近哥布林常被拿來當話題討論,另一方面是她覺得哥布林長得很可愛。

於是某天,她興高采烈地丟一張「哥布林評量表」給我,叫我算一下我得幾分。評量表如下:

Continue Reading

會不會我們人,其實只能感受到負面的情緒?

我最近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,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。它的結論是這樣的一一

我們人啊,其實只能感受到負面的情緒。

為什麼呢?因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,其實我們只有一種狀態,叫做「匱乏」。

人活著,說白了跟其他動物一樣,就是「吃喝拉撒睡」。我們身體的五感,通通都是由此展開。

Continue Reading

讀〈女演員〉與〈一邊夢遊,一邊鎌倉〉有感

最近手頭上有不少連俞涵的書,今日下午閒來無事,便一口氣把〈女演員〉和〈一邊夢遊,一邊鎌倉〉兩本書翻完。

我一直以為〈女演員〉是在講述如何成為女演員的心路歷程,結果翻開以後,才發現這是一本詩集。

不過沒關係,我是雜食性讀者,什麼題材我都有興趣涉略。剛開始看,就發現自己的理工腦,有點難駕馭這種感性的詩集。

給大家摘錄幾個有意思的片段:

我只有一個世界

裝不進太多人

我只有一種表情

任何喜怒哀樂都與我無關

我只會一種語言

不需要你來翻譯

我只有一顆心

可以交給你

以上這首詩的標題,叫做〈毫無上進的心〉。

Continue Reading

心裡的悸動,現在進行式

午後,風微涼,薄薄斜陽,灑落在青綠色的草地上。

草地上,有幾隻幼小的馬兒在吃草,還有米色的小牛和黑色的小山羊,牠們埋頭吃著草,那渾然忘我的模樣,似乎已經完全進入了自己與草的世界,完全沒在理會周遭人那充滿興奮與好奇的目光。

我曾聽過一個有趣的說法,說人這一生,其實都在追逐一種名為「心流」的狀態。什麼是心流的狀態?就是一種「全神貫注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之中的狀態」。還有人把心流解釋成一種「最佳的生命體驗」,而我們這一生,都要盡可能地去追逐那種心流的境界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「自卑」與「自戀」的心理研究: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,該怎麼辦?

Q:如果看到一個人比自己優秀,因此覺得自卑,覺得自己不好,甚至開始討厭自己,但又無法不去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,到底該怎麼辦?

A:你知道嗎?其實所有的自卑,都是出於自戀。我來解釋一下,這個心理機制是怎麼發生的。

請問:如果妳是女生,看到新垣結衣,妳會感到自卑嗎?

妳不會,對吧?

為什麼不會?並不是因為妳對妳的美貌很有信心,而是因為身為一個正常人,妳並不會覺得自己應該要比新垣結衣漂亮」。

而如果很不巧,妳不是正常人,妳竟然會覺得自己就應該要比新垣結衣還漂亮,那這種自戀,就是引起自卑的根源。

Continue Reading

《那年,雨不停國》:災難下的受害者,如何走出內心的陰霾?

《那年,雨不停國》的女主角菁菁,因為想看演唱會,偶然離開了平時居住的山區,前往高雄。

在她離開的這段時間,山區卻發生了嚴重的土石流,她最愛的家人們,都在這場土石流中喪生。

甚至,她連家都回不去,因為整個村莊,都被埋在六層深的地下。

轉瞬之間,菁菁覺得她什麼都沒有了。

菁菁怕水聲,因為土石流帶走了她最愛的家人、帶走了她最愛的家鄉,所以每當下雨時,她總會戴起耳機;每當水龍頭漏水時,她總會拼命去鎖緊。因為她不想聽見水聲,水聲會讓她想起那場帶走一切的災難。

災難發生後,她被迫搬到東北角的叔叔家,而諷刺的是,那裡是全台灣最容易下雨的地方。

Continue Reading